[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4074.0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01/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王佩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负载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将将生物炭与含Fe3+、Fe2+和Mn2+的水溶液混合,向其中加入分散剂、尿素和pH缓冲剂,维持整个溶液体系的pH值在3~4.5,搅拌充分,得其混合溶液,收集混合溶液中的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恒温无氧煅烧一段时间,即得到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该方法在生物炭上负载铁锰元素,形成的Fe‑O和Mn‑O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与阴离子污染物络合能力强,并且使得生物炭表面更加粗糙;使得吸附位点会大大增多,与传统吸附剂相比,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物理吸附作用增强,并且化学络合能力强化,其对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氟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氟化物普遍存在于水环境中,并且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氟污染可来源于含氟矿物的溶解、火山的排放和海洋气溶胶等自然活动;而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煤炭燃烧、钢铁生产、半导体生产、玻璃和陶瓷制造以及铝冶炼厂等各种工业过程也会产生氟化物污染。
煤层气排水作为煤层气开采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氟是其主要有害物质,通常其含量为5-20mg/L排水。在我国煤层气开采行业中,由于煤层气排水的粗放排放,造成临近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关注,同时,专门针对煤层气排水的治理应用目前还比较少。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正面临饮用水中氟超标问题,浓度超过1.5mg/L,至少有28个国家发生过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造成的氟中毒事件,其中包括印度、阿根廷、英国、南非、美国、挪威、墨西哥和中国。在我国,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等部分地区,直接面临饮用水氟含量超过1.5mg/L的人口达到5000万人,占全国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6%。
高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物理法主要包括膜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等,处理效果很好,但是一般规模较小,同时处理费用比较高,一般需要一定程度的预处理;化学法则大体包括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等,处理效果总体较物理法差,但是处理规模更灵活,适用条件更广泛,但是化学法由于添加了化学药剂,因此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造成新的污染;物理化学法则包括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这类方法处理氟污染物效果良好,处理规模较小,亦需进行一定的预处理,预处理要求较物理法更低。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开发出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除氟效率高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制备成本低、除氟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一种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生物炭与含Fe3+、Fe2+和Mn2+的水溶液混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分散剂、尿素和pH缓冲剂,维持整个溶液体系的pH值在3~4.5,搅拌充分,得其混合溶液,收集混合溶液中的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恒温无氧煅烧一段时间,即得到生物炭负载铁锰材料。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生物炭的质量浓度为90~110g/L;所述Fe3+、Fe2+和Mn2+的摩尔浓度分别为1.8~2.2mol/L、0.18~0.22mol/L和0.9~1.1mol/L。。
优选的,所述pH缓冲剂包括乙酸钠;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二醇。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的乙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5~40g/L;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聚乙二醇的质量浓度为24~28g/L;所述混合溶液中的尿素的质量浓度为45~5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