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3904.8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翁子纯;易金通;陈小江;何紫昕;林兴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3/10;E02D3/04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国际商务***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真空 降水 联合 路基 处理 方法 | ||
1.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将道路范围内场地清理平整,设置降水钻孔区及强夯区,降水钻孔区环绕在强夯区周围,根据道路运行需求计算路基处理深度;
S2.钻孔埋管,在降水钻孔区钻孔,设置真空降水井,真空降水井的深度大于路基处理深度,真空降水井上方密封;在降水钻孔区范围内,真空降水井附近设置排水沟,安装抽水设备进行抽水,抽水管将真空降水井内水抽入排水沟内,控制地下水位处于路基处理深度以下;
S3.强夯填充,将增强体均匀夯实并填充在强夯区的土层内,填充高度为路基处理深度,增强体和处理后土层共同形成强夯加固层,所述的增强体为硬质岩石碎块、混凝土碎块或者建筑垃圾碎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S4.铺设结构层,在强夯加固层上方铺设若干结构层形成路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强夯填充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强夯区进行放线布点,夯击若干次,形成若干坑洞;
(2)将增强体填充于坑洞中将坑洞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夯击;
(3)重复步骤(2)若干次,完成各个布点的夯击;
(4)采用满夯处理强夯区场地,夯锤相互搭接,形成强夯加固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强夯填充的具体步骤如下:
在强夯区进行放线布点,在每个布点处上方倒入部分增强体,夯击增强体,使增强体下沉将土层挤压至两侧;增强体下沉至场地平整后,继续在布点处上方倒入增强体,重复进行夯锤夯击,直至增强体夯击至路基处理深度;采用满夯处理场地,夯锤相互搭接,形成强夯加固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降水井侧壁设置过滤材料,真空降水井底部设置沉淀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降水井的井径为0.5~0.8m,沉淀区的深度设置为0.5~1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沟内壁铺设密封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砂砾垫层、无坊土工布层及填土压实层。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夯区的放线布点呈三角形分布或梅花桩状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体的颗粒粒径小于300mm,含泥量小于5%。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真空降水联合强夯的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柱锤冲扩桩法形成增强体,柱锤冲扩桩的桩径≤2m,桩间距≥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9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救功能的泳衣
- 下一篇:一种配重自适应节能电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