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OCs挥发性气体吸收系统与吸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0937.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云兰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s 挥发性 气体 吸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OCs挥发性气体吸收系统,包括基座,基座的上方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支撑有圆球壳体,圆球壳体的内部为圆球状的VOCs吸收腔,圆球状的VOCs吸收腔内设置有VOCs吸收液,且VOCs吸收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本发明的整个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内都均匀充满持续相互交织、旋转、飞溅的吸收液水花,从而使流过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含VOCs的废气与吸收液水花大面积充分接触,而且旋转气流增加了气流行程,使吸收过程更加彻底,而双通道结构进一步的增加吸收效率,从而使含VOCs的废气中的VOCs充分溶解吸收到吸收液中,从而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降低最终排放的废气中的VOCs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与VOCs气体吸收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VOCs气体可以溶解在生物柴油、硅油、食用油、废机油或煤油等溶剂中,进而上述溶剂可以作为吸收VOCs为有机气体的吸收剂,现有的做法是在吸收塔中持续循环的以“雨”方式喷淋吸收剂,然后让含有VOCs气体的废气流过吸收塔,使含废气中的VOCs气体部分溶解在吸收剂中;雨淋的方式的吸收效率比较有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吸收效率更高的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VOCs挥发性气体吸收系统与吸收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VOCs挥发性气体吸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支撑有圆球壳体,所述圆球壳体的内部为圆球状的VOCs吸收腔,所述圆球状的VOCs吸收腔内设置有VOCs吸收液,且所述VOCs吸收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圆球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左筒状壳体和右筒状壳体,所述左筒状壳体和右筒状壳体内分别同轴心设置有左废气导入管和右废气导入管,所述左筒状壳体与左废气导入管之间形成左废气导出通道,所述右筒状壳体与右废气导入管之间形成右废气导出通道;
还包括左净化气体排放管和右净化气体排放管,所述左净化气体排放管和右净化气体排放管的下端分别垂直连通左废气导出通道和右废气导出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圆球壳体内部的左右对称的左半球状内壳体和右半球状内壳体,左半球状内壳体和右半球状内壳体的球心均与所述圆球壳体的球心重合,所述左半球状内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圆球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所述右半球状内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圆球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
所述左半球状内壳体与右半球状内壳体之间的间距形成吸收液水花坠落通道;所述左半球状内壳体与右半球状内壳体所围合的区域形成圆球状初步吸收腔;所述左半球状内壳体的左端同轴心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左进气筒,所述左进气筒连通所述圆球状初步吸收腔的左端;所述右半球状内壳体的右端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右进气筒,所述右进气筒连通所述圆球状初步吸收腔的右端;所述左进气筒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左废气导入管旋转套接;所述右进气筒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右废气导入管旋转套接;
所述左废气导出通道连通所述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左端,所述右废气导出通道连通所述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右端;所述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右端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左端共同通过所述水花坠落通道连通所述圆球状初步吸收腔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左半球状内壳体的右端内壁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左环形壁,所述右半球状内壳体的左端内壁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右环形壁;所述左环形壁与右环形壁之间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轴线与竖向方向平行,所述摩擦轮的轮面同时与左环形壁和右环形壁的侧壁滚动配合;所述摩擦轮的转动会在滚动摩擦力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左环形壁和右环形壁,从而使左半球状内壳体和右半球状内壳体做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等的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云兰,未经崔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