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体保存盒以及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4067.2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雷虹;裴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体 保存 以及 植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晶体保存盒,该人工晶体保存盒预先装入有人工晶体,该人工晶体保存盒可安装于人工晶体推注器,从而对所述人工晶体进行推注来将其植入眼中。该人工晶体保存盒包括:盒体,在上部具有上方开口的晶体载放部,该晶体载放部具有平行于所述人工晶体的推注方向的一对载放侧壁以及呈下凹状的载放底面;限位组件,从下方装设于所述盒体的下部内且能相对于所述盒体上下移动并定位;在一对所述载放侧壁分别设有载放槽,该载放槽具有底壁,形成为垂直于所述载放侧壁的平面平滑连接于载放底面与侧壁之间,用于承托所述人工晶体的边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先装入人工晶体的人工晶体保存盒以及使用该人工晶体保存盒的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晶体(IOL)是一种人工透镜,用于在人的眼部患有白内障或其它疾病时被植入眼中替换自然晶状体,以校正眼部的屈光不正。由于人工晶体本身的材质柔性且尺寸较小难以直接对其进行手术操作,因此植入的IOL需要利用一种辅助的医疗器械通过微创手术口将其植入眼中。
传统的人工晶体植入系统是由飞机头及植入器本体组成。在手术过程中,由医护人员将独立包装的人工晶体从包装中取出并装入植入用的推注器后再进行植入。由于该装入过程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对该操作的熟练程度,因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若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熟练程度较低,将可能较大地延长手术时间,甚至导致对人工晶体的人为破坏。并且,由于进行操作的人员不同可能使人工晶体的装入状态(装入角度等)不同,容易出现误操作,使得人工晶体被推入眼部后所呈现的状态不良(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正反颠倒),需要重新进行矫正,增加了手术风险。
因此,期望设计一种人工晶体植入系统,能够降低人工晶体植入过程的操作难度,使该过程不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影响,以保证人工晶体的植入状态始终良好。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预装载的人工晶状体注射器包括保持器,保持器和IOL被以可去除的方式安装至注射器本体,并且被密封在同一包装中,以便传输给医师。保持器和IOL连接在一起并且密封在一个包装中,注射器本体密封在分开的包装中,医师在手术时将保持器安装至注射器本体。为将IOL传送通过注射器本体,保持器被从注射器本体取下,由此导致IOL从保持器释放并且以无应力状态安置到注射器本体中。压缩件移动到关闭位置以压缩IOL,注射器末端插入眼中的小切口中,柱塞前进以推动IOL通过注射器本体末端并由此排出到眼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发明专利CN1845712A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在将保持器和IOL的组合结构安装到注射器本体之前,需要设置有压缩抽拉件60。将保持器和IOL的组合结构安装在该压缩抽拉件上,在手术中通过医师或护士对压缩抽拉件进行操作,从而实现组合结构的定位安装以及IOL的释放等。但如图9所示,该压缩抽拉件60相对于注射器的侧方突出而形成一个扁长状的槽部,其结构较为不稳定。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戴着手套来快速完成安装步骤,使得操作难度加大,对操作人的熟练度要求较高,不利于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的使用。
发明目的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先装入人工晶体的人工晶体保存盒以及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该人工晶体保存盒能够容易地安装于对应的人工晶体推注器中,且释放人工晶体的操作步骤也被大幅简化,使得经验较少的操作人员也能顺利完成推注的准备工作,同时大大缩短了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本发明的人工晶体保存盒可以是单独包装,也可以是预装入人工晶体推注器。当人工晶体保存盒单独包装时,不仅可以减小包装体积及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匹配不同形式的人工晶体推注器。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4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