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弯形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1312.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君;王勇;张尧;周锋廷;黄秀波;王志威;赵环宇;郑维;刘宇晨;刘继东;高明缙;王策;吴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H02K15/00;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电机 转子 槽衬弯形 工具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弯形工具,将转子槽衬放到弯形工具下模上,通过调整下模上的定位板将槽衬固定在与下模槽上,将转子铜条放在转子槽衬上面,同时与下模上的定位槽重合,用螺钉将上模把安装在上模上,将铜条与槽衬同时压入下模槽,使铜条外表面的一侧与槽衬完全贴合,取下上模,再将外面的槽衬与铜条贴合。本发明槽衬外形没有褶皱和变形,后续能顺利的将外包槽衬的铜条装入转子铁心槽内,工具下模的槽形根据铜条的外形设计,装配后槽衬与铜条能达无缝贴合,最终达到保护铜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弯形工具。
背景技术:
湿绕组电机与泵部分组成静密封连接,工作状态下电机与泵共同承受锅炉腔同一水压,电机内充满水,带铜条的转子长期浸在水中,为了防止铜条长期在水中腐蚀严重,铜条外表面涂漆并外包一层槽衬,转子铁芯为梨形槽,长度一般700~1500mm。
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为0.20mm的无锈钢带,有一定的硬度,起初槽衬弯形是将铜条直接放到槽衬上,利用简易的绝缘板及铜锤以铜条为样板进行弯形,由于没有定位,弯形过程中铜条窜动,槽衬无法贴合,槽衬表面被敲击的凸凹不平,甚至使铜条表面漆膜脱落,严重时铜条变形,无法顺利的将包有槽衬的铜条装入转子铁心槽内,即使强行装入转子铁心槽内,槽衬易褶皱或损坏,对铜条失去保护作用。因此传统槽衬与铜条的包绕方式不但费时费力,如果装配时槽衬损坏还增加许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弯形工具,一次成型,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效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绕组电机转子槽衬弯形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工具由下模(6)、定位板(5)、螺栓(4)、上模(3)、上模把(2)、螺栓(1)组成,下模(6)带有限位槽(9),定位板(5)固定在下模(6)上,并采用标准螺栓(4)固定;上模(3)与上模把(2)采用螺栓(1)装配在一起,螺栓(1)为全螺纹的螺栓。
下模(6)上的限位槽(9)与铜条(8)形状相同,定位板(5) 上的孔为腰形孔,定位板(5)位于槽衬(7)宽度方向调节,上模(3) 与铜条(8)接触部位配装,上模(3)由多块组成,每块上均带有螺纹孔与上模把(2)固定,上模把(2)与上模(3)采用间隙配装,上模把(2)的螺纹孔及沉孔与上模(3)形状配装。
本发明工作原理: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可参照如下示例:先将槽衬按设计要求下料,将完好的槽衬放置到下模上,通过调节定位板,将槽衬固定好,将涂好漆的铜条放到槽衬上,同时与下模的限位槽对正,将安装好的上模头与铜条对正,通过旋紧多个螺栓,将铜条和转子槽衬一起压入下模槽内,移开上模,再将槽衬其他部分与铜条贴合,如需要可能进行微整形,最后将包有槽衬的铜条一同装入转子铁心槽内。整台转子铜条装配完成后,转子槽衬弯形工具拆散存放。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关键是下模(6)上加工的限位槽(9)与铜条(8)形状相同,起到导向对准的作用。定位板(5)上的孔为腰形孔,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槽衬(7),上模(3)与铜条(8)接触部位形状相同,旋紧多个螺栓(1)时,使铜条(8)受力均匀,防止铜条变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工具与铜条配合部位均按铜条的形状设计加工,再根据槽衬的厚度尺寸适当增加余量;由于铜条表面涂有一层漆膜,上模与铜条整个平面接触,压入时有效的防护了漆膜,防止铜条漆膜受力不均局部有脱落情况发生;转子槽衬和铜条一次成型直接装入转子铁心槽内。满足设计所要求的转子槽衬与铜条、槽衬与转子铁心槽的间隙要求;节省了先装槽衬再装铜条的时间成本,同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铜条外包槽衬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1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