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5639.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军;岳林旭;孙亚玲;姚甜甜;舒锐;焦健;李晓龙;张宴萍;宋计平;王振宝;许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C05G3/40;C05G5/30;C05G3/00;A01N57/14;A01N25/28;A01P7/00;C05G5/12;C05G3/8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张伟静 |
地址: | 26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药 种植 中的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定植土壤中施用缓释型肥料,并向定植穴中喷施微胶囊杀虫剂的稀释液;所述缓释型肥料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组成的复合肥料颗粒作为内核,以魔芋葡苷聚糖改性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纳米蒙脱土作为外层包膜材料;在山药藤蔓上半架后喷施叶面肥;所述叶面肥包括腐植酸、海藻酸钠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尿素、去离子水和石墨烯;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进行田间浇灌微胶囊杀虫剂的稀释液;微胶囊杀虫剂以辛硫磷为芯材,以β‑环糊精/大豆可溶性多糖复合物作为壁材。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提高山药的质量,山药表面的农药残留少,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别名山药、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与大多数薯蓣属的植物相同,山药的地下块茎可以食用。山药因种类不同叶片存在差异,有互生、对生、单叶或是3—7片的指状小叶,且叶腋有珠芽。山药的花是单性花,属于雌雄异株,花序排列成穗状或圆锥状。其雄蕊数量也不尽相同,有的6枚,有的3枚:子房3室,每室子房内2枚胚珠。山药的果是蒴果,果和种子都有翅,果有3翅。山药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东南以及西南等地,在朝鲜和日本也有种植。许多地方形成了特有品种。山药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耐储存,易运输,有长达半年的销售时间。因而,其开发前景广阔。山药分为药用和食用两大类,南方大多以食用山药为主。药用山药多种植于河北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中南部。因其药用和滋补价值高,成为许多药品的主要原材料和重要的滋补食品。
在山药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其最终产量的主要原因,为此,种植人员需要对山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研究,避免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山药病虫害种类较多,而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对山药本身品质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此,在山药栽培过程中,种植者需要将山药种植的注意事项重视起来,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并提升对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力度,配合其他有效的防治手段,在控制好山药内部农药残留同时,强化其防治效果;目前对山药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是喷施农药,这会造成大量的农药残留,山药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提高山药的质量,山药表面的农药残留少,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植前防治:向定植土壤中施用缓释型肥料,并向定植穴中喷施微胶囊杀虫剂的稀释液;所述缓释型肥料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组成的混合肥料颗粒作为内核,以魔芋葡苷聚糖改性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纳米蒙脱土作为外层包膜材料;
(2)生育期防治:在山药藤蔓上半架后喷施叶面肥;所述叶面肥包括腐植酸、海藻酸钠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尿素、去离子水,并添加石墨烯作为增效剂;并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进行田间浇灌微胶囊杀虫剂的稀释液;
所述微胶囊杀虫剂为是以辛硫磷为芯材,以β-环糊精/大豆可溶性多糖复合物作为壁材制成的微胶囊杀虫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的质量比为10:5:(3~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叶面肥,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腐植酸10~20份、海藻酸钠寡糖2~5份、寡聚半乳糖醛酸2~5份、尿素20~40份、石墨烯1~2份、去离子水50~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