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分盐系统及冷冻分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3548.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赛世杰;党平;余占海;郝春霞;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9/10;C01D3/04;C01D3/14;C01D5/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彭辉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分盐系统及冷冻分盐方法。该冷冻分盐系统包括精密预处理装置、第一反渗透装置、电渗析装置、除碳器、冷冻结晶装置、纳滤装置、氯化钠蒸发结晶装置、有机物去除装置、第二反渗透装置以及杂盐蒸发结晶装置,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所述电渗析装置、所述除碳器、所述冷冻结晶装置、所述纳滤装置、所述氯化钠蒸发结晶装置以及所述杂盐蒸发结晶装置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有机物去除装置依次顺序与所述电渗析装置连接。该冷冻分盐系统及方法能够达到工艺流程短、运行稳定且运行条件相对温和、投资成本小、最终杂盐率低、零排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分盐系统及冷冻分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已经成为必然要求。近些年,业内人士经过大量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纳滤+冷热法分盐结晶的工艺,并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可分离得到高品质的结晶盐。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纳滤系统庞大,纳滤系统的运行故障率上升。且纳滤系统对硫酸钠的截留效果好,对氯化钠几乎无截留甚至负截留,导致纳滤浓水侧同时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因此,纳滤浓水还需要进一步采用纳滤和蒸发及冷冻结晶分盐,整体上系统设计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二是,目前的冷热法分盐结晶涉及到冷冻结晶和蒸发结晶的交替运行,造成能耗增大,且物料在高低温间转化易造成管道和设备的析晶堵塞;三是,目前方法中纳滤产水和纳滤浓水分别结晶,且结晶系统控制难度大,导致系统杂盐产量大,增加了后续杂盐处理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短、运行稳定且运行条件相对温和、投资成本小、最终杂盐率低、达到零排放目的的冷冻分盐系统。
一种冷冻分盐系统,包括精密预处理装置、第一反渗透装置、电渗析装置、除碳器、冷冻结晶装置、纳滤装置、氯化钠蒸发结晶装置、有机物去除装置、第二反渗透装置以及杂盐蒸发结晶装置,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所述电渗析装置、所述除碳器、所述冷冻结晶装置、所述纳滤装置、所述氯化钠蒸发结晶装置以及所述杂盐蒸发结晶装置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所述有机物去除装置依次顺序与所述电渗析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滤装置还与所述电渗析装置、所述杂盐蒸发结晶装置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电渗析装置、所述杂盐蒸发结晶装置内输送部分纳滤浓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分盐系统还包括回用水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与所述回用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和/或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产水进入所述回用水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分盐系统还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连接,废水通过所述调节池调节后进入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还与所述调节池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分盐系统还包括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冻结晶装置与所述纳滤装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分盐系统还包括化学污泥脱水装置,所述化学污泥脱水装置与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连接以用于对所述精密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一种冷冻分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废水进入精密预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得到高含盐废水;
高含盐废水进入第一反渗透装置进行初次浓缩得到反渗透浓水;
反渗透浓水进入电渗析装置进行再次浓缩,得到的电渗析淡水进入有机物去除装置去除有机物后进入第二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得到的电渗析浓水进入除碳器;
电渗析浓水经过除碳器去除碳酸根、碳酸氢根碱性离子后进入冷冻结晶装置进行冷冻结晶得到芒硝以及冷冻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桑黄遗传表达的重组载体及构建方法和遗传转化方法
- 下一篇:自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