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用温感变色油墨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621.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周建芳;龚波;俞红卫;何良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特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107;C09D11/037;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24499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用温感 变色 油墨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烟用温感变色油墨,包括普通油墨和温感色粉,所述普通油墨主要包括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颜料、乙醇、水、纳米微胶囊和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色粉和普通油墨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防止温感色粉和颜料被浸蚀的防护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用温感变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剂为含有6个碳原子的溶剂。
3.一种生产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用温感变色油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颜料、乙醇、防护剂和水混合均匀,球磨7-9小时,球磨过程珠料比为2:1,球磨结束后1000目过筛,制得水性油墨;
b、将纳米微胶囊、温感色粉、防护剂和助剂球磨4-6小时,球磨过程珠料比为2:1,球磨结束后1000目过筛,制得温感乳液;
c、将a和b制得的水性油墨和温感乳液混合,而后加入10%的水和20%的酒精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制得温感油墨;
以上步骤均通过设置的烟用温感变色油墨生产装置进行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用温感变色油墨生产装置包括两组制备装置(1),一组所述制备装置(1)用来制备水性油墨,另一组所述制备装置(1)用来制备温感乳液,两组所述制备装置(1)之间连通有汇集管(2),且所述汇集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制备装置(1)的输出端连通,通过所述汇集管(2)将两组制备材料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装置(1)包括球磨外壳(3),所述球磨外壳(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壳(4),所述转动壳(4)通过所述球磨外壳(3)顶部的第一驱动装置(5)进行转动;
所述球磨外壳(3)的两侧设置有回流外壳(6),且所述回流外壳(6)的底端与球磨外壳(3)的底端连通,所述回流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将所述球磨外壳(3)底部球磨材料输送到所述球磨外壳(3)顶部的回流装置(7);
所述球磨外壳(3)的底部开设有微孔(8),所述球磨外壳(3)内部的球磨材料可通过微孔(8)进入到汇集管(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4)的内壁上等距固定安装有分级板(9),且每组所述分级板(9)上均开设有微孔(8),该微孔(8)的直径大小从上至下依次变小,靠近所述转动壳(4)顶层的分级板(9)上固定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所述分级板(9)的一端穿过所述球磨外壳(3)与第一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球磨外壳(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1)上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有主齿轮(13);
所述第一转轴(10)远离所述分级板(9)的一端固定有从齿轮(14),所述主齿轮(13)与从齿轮(14)之间啮合有皮带齿(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7)包括安装在球磨外壳(3)顶部的第二驱动装置(16)、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6)在所述回流外壳(6)内部转动的第二转轴(17)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17)上的螺旋片(18),所述第二转轴(17)的顶端穿过所述球磨外壳(3)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6)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1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球磨外壳(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特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特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6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摩托车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根部补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