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线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9276.4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芦原新吾;青山贵;矢崎浩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91/00;C08L91/06;C08L23/06;C08K13/02;C08K3/26;C08K3/04;C08K3/22;C08K5/20;C08K5/12;C08F255/02;C08F230/08;H01B13/24;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电缆 |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电线电缆具备导体、和被覆导体的外周的被覆层,被覆层是使硅烷交联性组合物交联而形成的,硅烷交联性组合物含有使硅烷化合物与氯化聚乙烯接枝共聚而得的硅烷接枝氯化聚乙烯、和非矿物油系增塑剂。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6年06月17日、申请号为201680044052.6、发明名称为“电线电缆”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氯化聚乙烯是耐热性、耐磨损性等各种特性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在电线、电缆等电线电缆中,一直作为被覆导体的外周的被覆层(例如绝缘层、护套等)的形成材料使用。
一般,使用氯化聚乙烯形成被覆层时,为了提高被覆层的耐油性等而实施交联处理。作为交联处理,例如,广泛进行使用硅烷化合物(所谓的硅烷偶联剂)的硅烷交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对氯化聚乙烯实施硅烷交联而形成被覆层时,首先,在氯化聚乙烯中配合硅烷化合物进行混炼。接着,通过加热使硅烷化合物与氯化聚乙烯接枝共聚,形成包含硅烷接枝氯化聚乙烯的硅烷交联性组合物。接下来,将硅烷交联性组合物以被覆导体的外周的方式挤出而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其后,使成型体与水分接触来进行交联反应,形成经硅烷交联的被覆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0-355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形成被覆层的硅烷交联性组合物中,根据被覆层所需的特性来配合各种添加剂。例如,配合对被覆层赋予挠性的增塑剂、赋予对外部环境的耐受性的稳定剂、赋予耐磨损性等的炭黑等各种添加剂。从使制造工序简单化的观点考虑,这些添加剂一般在向氯化聚乙烯配合硅烷化合物时同时进行配合。然后,在将它们混炼后进行加热,从而在添加剂的存在下使硅烷化合物与氯化聚乙烯接枝共聚。
然而,在添加剂中的增塑剂的存在下使硅烷化合物与氯化聚乙烯接枝共聚时,存在接枝共聚被增塑剂阻碍的情况。其结果,在硅烷接枝氯化聚乙烯中,存在硅烷化合物的接枝共聚的比率(以下,也称为接枝率)变低,最终进行硅烷交联时得不到足够的交联度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考虑在进行接枝共聚后配合对接枝共聚造成不良影响的增塑剂,但接枝共聚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因此在加热到高温的硅烷交联性组合物中配合增塑剂时,则存在增塑剂挥发的情况。而且,为了使增塑剂分散于硅烷交联性组合物而花费时间,因此产生早期交联,难以挤出硅烷交联性组合物而形成被覆层。
应予说明,不配合增塑剂时,形成的被覆层虽然得到足够的交联度,但伸长率低,无法满足被覆层所要求的挠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交联度高且挠性优异的被覆层的电线电缆。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电线电缆具备导体和被覆上述导体的外周的被覆层,
上述被覆层是使硅烷交联性组合物交联而形成的,
上述硅烷交联性组合物含有使硅烷化合物与氯化聚乙烯接枝共聚而得的硅烷接枝氯化聚乙烯、和非矿物油系增塑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具备交联度高且挠性优异的被覆层的电线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缆的示意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使用单轴挤出机的接枝处理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中的电缆的制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层清洁面膜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面无人风动艇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