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3457.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殷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亿沣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F16J15/12;B30B1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石墨 共生 高温 流体 密封件 成型 工艺 方法 | ||
1.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填料环下模具上设置有环形且内凹的成型槽,在成型槽的内圈和外圈区域放入绕成多圈的网状金属带,在成型槽的中间区域放入绕成多圈的石墨带,并使石墨带位于内外圈的网状金属带之间;填料环上模具的下压头压入所述成型槽内,将石墨填料环(1)压制成型,并使石墨带的石墨成分渗入到内圈和外圈的网状金属带内;
压制成型的石墨填料环(1)为环形,所述石墨填料环(1)包括中间石墨结构(2)、网状金属结构(3)和渗透石墨结构,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交织设置在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的内圈和外圈上,所述渗透石墨结构渗透设置在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内,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通过所述渗透石墨结构与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一体成型连接;
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与网状金属结构(3)之间的接触面截面形状为非直线型交织结构或锯齿形交织结构;
所述网状金属带由M型金属丝和W型金属丝交织而成,所述M型金属丝和W型金属丝在空间内旋转交叉,并交织成若干个空间状立体筐格,任一相邻立体筐格不共面,多层的立体筐格在高压下垒叠压缩成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所述石墨带的石墨成分在高压下渗入到立体筐格内,形成所述渗透石墨结构;
交织设置在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内圈和外圈的两个网状金属结构(3)相互独立,相互不连接;
所述网状金属带的厚度从上下两侧边缘向中间逐渐变薄,使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与网状金属结构(3)之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包覆在所述中间石墨结构(2)上下两端面的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和渗透石墨结构为共生结构,所述共生结构中的石墨占比密度从所述石墨填料环(1)的边缘向中间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金属结构(3)的厚度具体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金属带的材质为铜、镍或镍基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石墨共生高温流体密封件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接的管道(5)和管道连接件(6),所述管道(5)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密封槽(7),所述管道连接件(6)上对应设置有环形密封块(8);所述石墨填料环(1)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7)内,且所述石墨填料环(1)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密封槽(7)的深度;所述石墨填料环(1)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所述环形密封槽(7)的槽底和所述环形密封块(8)的前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亿沣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亿沣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4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