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1251.1 | 申请日: | 202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赵锐;杭鲁滨;刘平;石晶琳;王唯坚;朱会明;高悦;余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30/40 | 分类号: | G16H30/40;G16H50/30;G06K9/46;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医 检查 装置 信息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医望诊装置和信息采集处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部件和头部前方的眼部检查部件以及信息处理设备;所述眼部检查部件包括部件支撑架,部件支撑架上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旁边设置有移动光源和控制驱动模块;所述摄像头分别对应人的左右双眼,所述控制驱动模块驱动位姿可调的移动光源,使移动光源带动人眼移动或转动,并在人眼移动或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控制摄像头拍摄多张人眼区域对应的照片或图片;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影像由控制驱动模块传送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根据中医“五轮学说”中人眼对应能反映身体各脏腑的不同区域进行眼部特征比对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望诊装置和信息采集处理,尤其涉及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诊断疾病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而望诊为四诊之首,包括望神、色、形、态以及具体的部位(局部望诊)等,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变化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是中医望诊中特色诊法之一。“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为肾精之所藏”“为血之宗”“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在生理上,目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在病理上,察目亦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有提到:“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因此,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诊法之一,眼睛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现有的眼科检查设备主要是基于西医病理学检测基础,主要是通过观察眼表及眼底的组织结构形态等的变化来诊察眼睛本身的疾病,需要专业的眼科医师操作,不能自动拍摄不同角度的眼部图像,也无法与中医目诊理论相配合。中医目诊“五轮学说”认为,目眦血络为血轮,对应于心。白睛(巩膜)为气轮,对应于肺。黑睛(虹膜)为风轮,以候肝。瞳仁(瞳孔)为水轮,以候肾。目胞(眼睑)为肉轮,对应于脾。亦即眼睛各部位的特征,可以反映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因此,基于生物全息理论,观察人眼表的巩膜(色泽、血管纹理、斑块等)、眼睑、虹膜、瞳仁以及内、外眦等所表现出的每个生物特征都可以代表某种疾病在眼部的反射。因此,中医目诊是通过对眼睛各部位检查以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再综合其他四诊信息,可系统地反映人体整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的眼科设备仅用于眼科专业医生对眼部疾病的检查完全不同,因此,如果需要对中医诊断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就必须研发出能够与中医诊断理论相符合的辅助检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解决现有的眼科检查设备无法提供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诊断需要的数据的缺陷。
技术方案
用于中医目诊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式眼部信息采集器和信息处理设备,所述头戴式眼部信息采集器包括头部固定部件和头部前方的眼部检查部件;
所述眼部检查部件包括部件支撑架,部件支撑架上左右两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旁边设置有移动光源和控制驱动模块;
所述摄像头分别对应人的左右双眼,所述控制驱动模块驱动位姿可调的移动光源,使移动光源带动人眼移动或转动,并在人眼移动或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控制摄像头拍摄多张人眼区域对应的照片或图片;
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影像由控制驱动模块传送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数据接收和存储模块,将拍摄的影像进行数据存储,初步图像处理模块将获得的图像分别筛选或截取出多张包括眼睑、巩膜、虹膜、瞳仁、目眦中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清晰的初步处理图片I,根据中医理论中人眼对应能反映身体各脏腑的不同区域,还设置有需求部位判断模块,将选取的不同部位的初步处理图片I通过二次处理模块采用预设的不同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图像特征处理,得到不同的二次处理图片II,获得突出明确的处理特征值阀值,并分别与预置的不同阶段病例大数据图库进行眼部特征比对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1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