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排放零污染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及其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356.5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苜荺自然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63/00;A01G22/40;A01G22/20;A01G22/22;A23K10/30;A23K10/38;A01G13/02;C12G3/021;C12G3/022;C05F3/00;C05F17/40;C05F11/0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污染 自然 生态农业 循环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排放零污染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及其种养方法,包括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瓜果蔬菜种植系统、生态养殖系统以及白酒酿造系统。本发明将土地、蔬菜种植园、禽畜池塘养殖场、酒厂有机的结合,利用自然界生物循环系统,小麦水稻连作,田间种苜蓿草,秸秆还田,利用以草除草,以虫治虫的方式,并利用禽畜粪便作为肥料,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了零排放和零污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零污染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及釆用该循环系统的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五十年以来,化肥、农药、激素等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生产资料,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各类养分比例失调,土壤中有机质破坏殆尽,团粒结构性能降低,土壤板结现象加剧,造成农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禽畜养殖业污染严重、现代农业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生产附加值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零排放、零污染的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排放零污染自然农法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池塘生态养殖系统、蔬菜种植系统和生态酿酒系统,所述循环系统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处理均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料。
进一步地,在上述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中,小麦与水稻连作,且田间种植苜蓿草。
在本生态农业循环系统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处理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料,使整个生产过程从土地开始,最终又回到土地,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具体如,所述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的小麦和水稻秸秆直接铺田以及所述池塘生态养殖系统的禽畜粪便作为农田的肥料;又如,所述池塘生态养殖系统釆用所述生态酿酒系统产生的酒糟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所述池塘生态养殖系统产生的粪便经过自然发酵后作为所述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和蔬菜种植系统的肥料。
本发明釆用所述生态农业循环系统种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农田以20亩地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配一个占地一亩的鸡舍,其中鸡舍里配套200~400m2的池塘,池塘深度1.5m;每块田顺着田每1.5m开一条沟,沟宽20cm、深20cm;
2)、9月份底每亩地撒500克苜蓿草种子,10月底在水稻收割之前直播小麦种子,11月份水稻收割,秸秆均匀的铺撒于泥土上;
3)、鸡舍的粪便通过雨水流入池塘中,粪便在池塘中经过自然发酵每月清理一次,自然发酵后作为肥料用于20亩地的施肥及蔬菜种植园的肥料;
4)、水稻收割之后把鸡舍池塘里的肥料水用水泵喷洒在秸秆上帮助秸秆加快腐烂;
5)、来年5月初在小麦收割之前直播水稻种子,5月底小麦收割,秸秆均匀的铺撒于泥土上;
6)、小麦收割之后把鸡舍池塘里的肥料水用水泵喷洒在秸秆上帮助秸秆加快腐烂;
7)、一部分粮食喂禽畜,一部分粮食供应餐桌,一部分粮食送入酒厂,酒糟喂禽畜;
8)、池塘的肥料一部分供应蔬菜生长,蔬菜一部分供应餐桌,一部分喂养禽畜。
本发明农田自然农法种植系统的小麦和水稻秸秆直接铺撒在土地表面,一方面可以作为肥料,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阻止杂草的生长而不影响水稻小麦的生长(杂草发芽时是2片叶子向上生长,秸秆会有效阻止其生长,而水稻小麦发芽时是针状生长,所以可以不被秸秆阻挡住即可以自由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苜荺自然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苜荺自然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冻融保护盒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