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1969.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星;杨庆华;巫少龙;刘俊杰;李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郑鹏坤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长骨 骨折 复位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包括上架、下架和控制器,上架和下架间连接有若干根朝向不同方向设置的电推杆,上架和下架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接骨头的连接组件,控制器与电推杆通信连接。用电脑控制多根电推杆引导骨骼复位,操作精确,减少骨骼间因磨损而产生二次伤,且可保证复位的精确度,使患者更好的恢复。设备使用简单,复位时无需人工操作,其他手术在协作时,也对人体伤害较小。通过多根电推杆联动的方式带动上架和下架,能输出更大的力矩,且能使上架和下架上各个点受力平稳,不会在手术时产生偏移,保证手术能精确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腿骨等下肢长骨骨折后,需要复位,但是下肢复位往往需要的力量很大,往往要4-5个医生协作,且在复原过程中,容易对骨骼产生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简化复位操作,且降低手术中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包括上架、下架和控制器,上架和下架间连接有若干根朝向不同方向设置的电推杆,上架和下架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接骨头的连接组件,控制器与电推杆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柱和锁定螺母,上架和下架上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柱,第一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柱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锁定螺母与外螺纹螺纹连接,连接杆连接在连接柱的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推杆与上架或下架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连接环、螺栓、连接螺母和两个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固定在连接座的一端,所连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柱,第二螺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环分别固定在电推杆的两端,螺栓穿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后与连接螺母连接,将电推杆与上架或者下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架包括若干个呈弧形的连接套和连接条,连接套和连接条首尾相连,组成呈环状的上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推杆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加长杆,第二连接环设置在加长杆背向电推杆的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电脑控制多根电推杆引导骨骼复位,操作精确,减少骨骼间因磨损而产生二次伤,且可保证复位的精确度,使患者更好的恢复。设备使用简单,复位时无需人工操作,其他手术在协作时,也对人体伤害较小。通过多根电推杆联动的方式带动上架和下架,能输出更大的力矩,且能使上架和下架上各个点受力平稳,不会在手术时产生偏移,保证手术能精确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连接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连接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下肢长骨用骨折复位机构,包括上架1、下架2和控制器,上架1和下架2间连接有若干根朝向不同方向设置的电推杆3,上架1和下架2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连接骨头的连接组件4,控制器与电推杆3通信连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杆41、连接柱42和锁定螺母43,上架1和下架2上开设有螺纹孔44,连接柱4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柱45,第一螺柱45与螺纹孔44螺纹连接,连接柱42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锁定螺母43与外螺纹螺纹连接,连接杆41连接在连接柱42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