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1917.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淳也;一本枪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06 | 分类号: | B29C45/06;B29C45/67;B29C45/73;B29C45/34;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转台 立式 注射 成型 装置 | ||
一种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10),具备绕铅垂的中心轴(110)旋转的转台(31)。所述中心轴为中空轴,该中空轴被分割为上部管(111)、中间管(113)、以及下部管(115)。所述上部管与所述中间管利用上部旋转接头(112)相连,所述中间管与所述下部管利用下部旋转接头(114)相连,使得所述上部管被设为非旋转管,所述中间管被设为与所述转台同步地旋转的旋转管,所述下部管被设为非旋转管。所述上部管被设为供油系统,所述中间管的上部被设为具备供油口的供油系统,所述中间管的下部被设为具备排油口的排油系统,所述下部管被设为排油系统,从所述供油口向所述合模缸供油,从所述合模缸向所述排油口排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装置以对模具进行模开闭的合模装置和向模具注射树脂材料的注射装置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
将沿水平轴进行模开闭且注射轴为水平的装置称作卧式注射成型装置,将沿铅垂轴进行模开闭且注射轴为铅垂的装置称作立式注射成型装置。
关于立式注射成型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
基于图15对专利文献1的装置进行说明。
图15(a)是以往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的基本构成图(主视图),立式注射成型装置200以模具201、对该模具201进行模开闭的合模装置202、以及配置于该合模装置202之上且注射轴为铅垂的注射装置203作为主要要素。
图15(b)是立式注射成型装置的俯视图(大致图),在转台204上以60°间距配置有6个模具201,在工作台A上利用注射装置203向模具201注射。之后,模具201按照工作台B~E的顺序移动,在此期间进行硫化,在工作台F上从模具201取出橡胶成型品。
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省略记载,但已知对模具安装面进行冷却。
冷却通过水来进行。在转台204上配置有向模具201供水的供水软管与从模具201排水的排水软管。
直到注射的材料固化为止,模具201维持合模状态。因此,在转台204设置与模具201数量相同的合模装置202。
在模具201设置材料获取流路,在该材料获取流路设置升降杆,该升降杆由缸体部驱动。在缸体部的作用下,材料获取流路利用升降杆开闭。缸体部由空气驱动(专利文献1,段落0030~0033)。因此,在转台204上配置空气软管。
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省略了记载,但一般来说,合模装置202以气缸或者液压缸为驱动源。气缸的合模力较小。
在需要较大的合模力时,可采用液压缸。
在液压缸上连接供油软管与排油软管,但这些供油软管以及排油软管都配置在转台204上。
将供水软管、排水软管、空气软管、供油软管、排油软管、后述的真空软管、后述的供电线一起称作动力系统线路。
这些动力系统线路不希望在转台204上杂乱地配置。
因此,在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中,要求一种能够将多个动力系统线路整齐地布局的构造。
另外,提高产品品质的方法之一可列举使模具内为真空。此用途的真空软管往往变得杂乱,要求将真空软管整齐地布局。
因此,在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中,要求能够将几个模具对应的真空软管整齐地布局的构造。该真空软管也包含在动力系统线路中。
即,在期望具有转台的立式注射成型装置的普及时,要求能够将多条动力系统线路整齐地布局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侧壁
- 下一篇:带装订器的活页夹及被装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