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声测管进行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9498.1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堂;张龙;郑建国;刘争宏;黄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卫苏晶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声测管 进行 灌注 内力 测试 用光 植入 方法 | ||
1.一种利用声测管进行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光纤植入器的制作:
步骤10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光纤导向杆(1)、光纤回转段(2)和底部锤头(3);其中,所述光纤回转段(2)的直径小于光纤导向杆(1)的直径,光纤导向杆(1)、光纤回转段(2)和底部锤头(3)一体成型;
步骤102、在所述光纤导向杆(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向槽(4),得到光纤植入器;
步骤二、钢丝绳与光纤植入器的连接以及光纤的缠绕:
步骤201、在光纤导向杆(1)上端安装吊环(5);
步骤202、在吊环(5)上安装钢丝绳(6);其中,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钢丝绳卡(7)固定于吊环(5)上,钢丝绳(6)的另一端缠绕于钢丝绳卷线器(8)上;
步骤203、将光纤(10)呈U形布设;其中,光纤(10)包括第一光纤部(10-1)、过渡部(10-3)和第二光纤部(10-2),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的长度相同;
步骤204、第一光纤部(10-1)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光纤卷线器(13-1)上,第二光纤部(10-2)的一端缠绕在第二光纤卷线器(13-2)上;
步骤三、光纤的绑扎:
步骤301、将过渡部(10-3)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光纤回转段(2)上;
步骤302、将第一光纤部(10-1)装入一个导向槽(4)内,并用胶水进行粘结固定;将第二光纤部(10-2)装入另一个导向槽(4),并用胶水进行粘结固定;
步骤303、在第一光纤部(10-1)、第二光纤部(10-2)和光纤导向杆(1)外间隔缠绕防水胶带;其中,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对称布设;
步骤304、将伸出导向槽(4)的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聚拢,并与钢丝绳(6)通过防水胶带固定;
步骤四、声测管的注浆:
将注浆管下伸至声测管(11)的底部对声测管(11)进行水泥浆注入,直至声测管(11)顶部有浆液冒出,停止声测管(11)注浆,将注浆管拔出,并补水泥浆,直至声测管(11)注浆注满;
步骤五、光纤的下吊:
步骤501、将光纤植入器放入刚注满水泥浆的声测管(11)中,然后操作钢丝绳卷线器(8)对钢丝绳(6)进行放绳,同时第一光纤卷线器(13-1)和第二光纤卷线器(13-2)对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进行放线,光纤植入器沿声测管(11)下吊带动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伸长;
步骤502、直至底部锤头(3)接触到声测管(11)底部;
步骤503、然后操作钢丝绳卷线器(8)反向对钢丝绳(6)进行收绳,同时第一光纤卷线器(13-1)和第二光纤卷线器(13-2)对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进行收线,以使光纤植入器的底部上升10cm~20cm,确保光纤植入器处于悬浮状态;
步骤504、将钢丝绳(6)从钢丝绳卷线器(8)上截断,并将钢丝绳(6)伸出灌注桩(9)顶部外的端部固定;同时,将第一光纤部(10-1)的一端从第一光纤卷线器(13-1)上拆下,第二光纤部(10-2)的一端从第二光纤卷线器(13-2)上拆下;其中,第一光纤部(10-1)和第二光纤部(10-2)伸出灌注桩(9)顶部外的光纤段套设塑料筒,直至声测管(11)中的浆液凝固即完成灌注桩(9)的光纤植入;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完成另一个声测管(11)中光纤(10)的植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4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起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绢云母畜禽生长促进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