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络筒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8666.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任李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1 | 分类号: | B65G47/31;B65G47/88;B65G47/244;B65G47/69;B65G47/8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松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络筒输送系统,采用机械手将筒纱从皮带输送装置上取出,旋转90°后将筒纱放置在缓存装置上,缓存装置通过推送装置对筒纱进行缓存,最后采用托举装置将筒纱托举至筒纱悬挂输送装置高度,筒纱被悬挂输送装置带走,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在取纱装置和托举装置之间设置筒纱缓存装置,使取纱动作和托举动作分别进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筒纱缓存装置可以缓存大量筒纱,以适应大产能要求;本发明在输送机上设置导向板,使筒纱在滚入输送机时不发生偏移,以保证筒纱在输送机上不发生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络筒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络筒将容量较少的管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
目前,自动络筒机实现从络筒到收筒的全过程自动化,在筒子成筒纱后进行收筒,筒纱先被推送到络筒机上的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筒纱向前移动,然后筒纱从输送带前端的出筒口掉落到收筒框内,由于筒纱落入筒纱筐时会受到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纱型破坏;另外,筒纱的传统输送模式用工量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低。随着纺纱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逐步采用筒纱悬挂输送装置将筒纱转运到下道工序。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筒纱由络筒机或转杯纺纱机向筒纱悬挂输送装置的输送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申请号为CN201510237340.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纱筒输送装置,包括取纱机械手、升降机构和换向机构;取纱机械手用于将从络筒机或转杯纺纱机输送来的筒纱取走并放置到筒纱输送线上,且取纱机械手的取纱方向与放纱方向垂直;升降机构用于实现取纱机械手在取纱位置与放纱位置之间的上升和下降运动:换向机构用于实现取纱机械手在上升和下降运动中的换向动作;取纱机械手的最大换向角度为90度,此技术能够实现从络筒机6或转杯纺纱机上取纱、向筒纱输送线上放纱、以及取纱机械手在取纱位置与放纱位置之间的升降运动和换向动作;但此技术的问题是,每一个动作循环只能取一个筒纱,且升降机构等待筒纱悬挂输送装置过来取纱的同时,取纱机械手不能去络筒机上取纱,生产效率较低,造成生产线拥堵,不适应大产能的需要。
另外,申请号为CN201710656035.4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络筒机筒纱自动下线提升装置,包括筒纱推送机构、链式筒纱提升机和筒纱移载机械手,所述筒纱推送机构设置在双排或单排皮带输送线在络筒机头部出口处,并与链式筒纱提升机连接,用于将两个或单个筒纱推入链式筒纱提升机,由链式筒纱提升机将筒纱逐步提升到链式筒纱提升机的顶部,并将筒纱自动翻转90°变成筒芯垂直的竖立方向;所述链式筒纱提升机上部装有筒纱移载机械手,用于将竖立的筒纱抓取到空中的筒纱输送线上。此技术解决了适用于大产能的场合,但却不能与筒纱悬挂输送线匹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输送系统。
本发明采用机械手将筒纱从皮带输送装置上取出并放置在缓存装置上,缓存装置对筒纱进行缓存,并与筒纱悬挂输送装置对接,将筒纱旋转90°后托举至筒纱悬挂输送装置的高度,筒纱被悬挂输送装置带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络筒输送系统,包括筒纱输送装置、取纱装置、缓存装置和托举装置;
所述筒纱输送装置平行设置在络筒机的一侧,与所述络筒机的筒纱输出口对接;
所述取纱装置与所述筒纱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对接,将所述筒纱输送装置上的筒纱托起并平移后放置在所述缓存装置上;
所述缓存装置设置在所述取纱装置的一侧;所述缓存装置将所述筒纱提升一定高度并进行排列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道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