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6136.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岭;赵呈峰;刘松强;周海霞;徐予宏;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严海晨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智能 芯片 管理 功能 lc 光纤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种标准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第一部分用于通信光缆连接。第二部分可拆卸的连接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含智能管理芯片。当第一部分插入到配线架的通信端口中,第二部分的接触簧片与配线架的检测电路连通,从而配线架管理主机读取到本连接器第二部分中智能芯片的唯一端口识别码,以进行智能管理。本连接器优点:智能芯片提供唯一端口识别码可以快速查找并进行管理。利用标准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结构特点,巧妙的设计了接触簧片,当本连接器插入到配线架时,接触簧片与配线架的检测电路形成可靠的连通。本发明充分利用标准件,提高开发效率,保证批量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属于综合布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网速的提高,如今光纤得到普及,配线架的通信端口也越来越密集,双芯光纤连接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图1、图2、图3都是常见的双芯LC型连接器,由于配线架通信端口密集,连接通信端口的光纤跳线就很多,这些光纤跳线往往捆扎在一起,相互连接的光纤端口的管理就变得非常繁杂。传统的手工标识,时间一长,查找、管理很不方便,于是就诞生了光纤电子配线架。
一般光纤电子配线架的实现方式采用端口触发或扫描方式。端口触发方式不能进行乱序操作,对已连接好的跳线不能自动识别;扫描方式采用轮巡扫描自动识别跳线连接,但需专用跳线并且轮巡响应速度较慢,大型网络应用效果有待提升。因此,光纤电子配线架出现了智能地址芯片管理的方式。
目前,一些厂家带智能地址芯片管理方式的双芯LC型光纤电子配线架通常采用弹性探针接触的方式,可靠性一般,并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缺乏智能管理功能的缺陷,在上述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基础上增加了智能芯片管理单元,可存储唯一标识所述通信端口的标识码,以实现快速查找和智能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带有智能芯片管理功能的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是结构包括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智能芯片管理单元;所述智能芯片管理单元包括芯片支架、簧片、智能芯片、印刷电路板,所述簧片和智能芯片分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通路;所述印刷电路板和簧片装于芯片支架内;所述芯片支架通过卡扣结构与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智能芯片上设有唯一标识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片支架可拆卸按压在连接器部分中的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光纤盒上盖、光纤盒下盖、光纤套;所述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光纤和光纤套通过光纤盒上盖和光纤盒下盖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尾部设有护套和尾套,护套和尾套可移动套于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上;所述支架连接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后,尾套套接固定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和芯片支架,护套分别与芯片支架、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通过锁紧结构锁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片支架前端设有接触插头,接触插头两侧设有槽位;所述接触簧片置于接触插头槽内。所述接触插头平行于标准双芯LC型光纤连接器的两个通信插头,且截面呈三角形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智能芯片通过接触簧片与配线架的检测电路相连通,配线架读取智能芯片的唯一标识码,实现智能管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线架端口的检测电路读取存储在所述智能芯片中的唯一通信端口标识码,通过总线发送给智能布线系统的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处理后通过TCP/IP协议发送给数据库进行运算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模组及宫腔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目标跟踪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