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狭窄空间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5927.8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孔飞;于金宁;刘波;武珊珊;张昌运;赵盛;孙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狭窄 空间 高速 卸料 高效 除尘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狭窄空间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设备框架(1)、投料口筒体(2);
所述除尘设备框架(1)呈箱式结构,框架顶面(11)设置有用于吸入逸散粉尘的下吸尘孔板(3),框架顶面(11)与框架底面(1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一次均流板(4)、二次均流板(5),一次均流板(4)、二次均流板(5)中心设置有投料口筒体穿孔(21),二次均流板(5)下方框架立面(12)设置有外接除尘设备的排尘口(6);
所述投料口筒体(2)位于除尘设备框架(1)中心,投料口筒体(2)两端开口,顶端位于框架顶面(11)嵌于下吸尘孔板(3)内,底端位于框架底面(13)与反应釜下料口相连,筒体壁与除尘设备框架立面(12)之间为用于收集逸散粉尘集尘腔,投料口筒体(2)经投料口筒体穿孔(21)依次穿过一次均流板(4)、二次均流板(5);
所述下吸尘孔板(3)上设置有吸尘孔(31);
所述一次均流板(4)设置有用于均流的一次均流孔(41);
所述二次均流板(5)设置有用于均流的二次均流孔(51);
所述一次均流板(4)、二次均流板(5)尺寸与框架顶面(11)尺寸相匹配,与除尘设备框架(1)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投料口筒体(2)与除尘设备框架(1)、一次均流板(4)、二次均流板(5)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投料口筒体穿孔(21)尺寸与投料口筒体(2)尺寸相匹配;
所述一次均流孔(41)在一次均流板(4)上成阵列均匀分布;
所述二次均流孔(51)围绕投料口筒体穿孔(21)等间距分布。
2.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吨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尘设备,将高效除尘设备安装于反应釜下料口,排尘口(6)外接除尘设备,采用吊装装置下料,通过控制吊装装置将吨包粉状物料起吊至投料口筒体(2)上方进行下料,利用开包器割开吨包,物料经过投料口筒体(2)落入反应釜中,投料过程中逸散出的粉尘被下吸尘孔板(3)上的吸尘孔(31)吸入,进入除尘腔,经过一次均流板(4)上的一次均流孔(41)均流后,落入二次均流板(5),经过二次均流板(5)上的二次均流孔(51)均流后,投料逸散的物料粉尘减速下沉至排尘口(6)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吨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物料包位于投料口筒体(2)中心线上方,距离投料口筒体顶端0.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吨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尘口(6)外接除尘设备风速设置为20m/s。
5.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小包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尘设备,将高效除尘设备安装于反应釜下料口,排尘口(6)外接除尘设备,采用手动切割装料包方式下料,在投料口筒体(2)上方利用割刀将小包装粉状物料包划开整袋倒入投料口筒体(2)中,物料经过投料口筒体(2)落入反应釜中,投料过程中逸散出的粉尘被下吸尘孔板(3)上的吸尘孔(31)吸入,进入除尘腔,经过一次均流板(4)上的一次均流孔(41)均流后,落入二次均流板(5),经过二次均流板(5)上的二次均流孔(51)均流后,投料逸散的物料粉尘减速下沉至排尘口(6)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小包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物料包位于投料口筒体(2)中心线上方,距离投料口筒体顶端0.5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空间小包装粉状物料高速卸料的高效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排尘口(6)外接除尘设备风速设置为2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9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