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4628.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煜;杨玺;黄孟阳;张国莹;贾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8;B01D53/62;B01D53/00;C01D7/07;C01B32/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二氧化碳 排放量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反应材料的准备,准备用于处理带有二氧化碳的废气的反映材料,并准备相应的反应容器,将不同的反应材料放入到不同的反应容器之中,反应容器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接,收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在步骤S1完成后,利用收集装置对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进行收集,并利用引导结构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引导到脱硫脱销装置内。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利用多次氧化处理,使得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降低废气的污染,同时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来去除二氧化碳,使得整个处理更加彻底,处理中的生成物还能够用于各种工业生产,既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暖化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温度不断上升。为了降低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降低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现有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中,采用提高燃料燃烧效果,同时配合后续处理来降低排放量,但是这种方式成本较大,同时降低的排放量有限,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防火性能一般、紧实程度低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反应材料的准备,准备用于处理带有二氧化碳的废气的反映材料,并准备相应的反应容器,将不同的反应材料放入到不同的反应容器之中,反应容器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接;
S2、收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在步骤S1完成后,利用收集装置对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进行收集,并利用引导结构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引导到脱硫脱销装置内;
S3、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废气被引导到脱硫脱硝装置内部之后,脱硫脱硝装置中的处理剂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进行处理,去除掉废气中的含氮、含硫物质;
S4、对废气进行第一次氧化处理,在步骤S3完成后,将经过脱硫脱硝后的气体导入到氧化装置中,氧化装置对此时的气体进行第一次氧化处理,使得气体中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
S5、对废气进行第二次氧化处理,在步骤S4完成后,对经过第一次氧化处理的气体进行第二次氧化处理,使得气体中剩余的一氧化碳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等到反应后的气体;
S6、降温处理,将步骤S5完成后所得的气体导入到冷却装置中,利用冷却装置对该气体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气体温度下降到常温状态;
S7、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步骤S6完成后,将降温处理后的废气导入到反应罐中,利用反应罐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二氧化碳的去除工作,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水以及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气体;
S8、排除反应气体,在步骤S7完成后,将反应后生成的可排放气体排出,同时将剩下的液体导入到处理装置中;
S9、对废水进行处理,对步骤S6得到的液体进行处理,向处理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液体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导入到后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将碳酸钠和水的混合液体导入到沉淀池中;
S10、析出沉淀,对步骤S9中得到的混合液体进行析出沉淀,得到水和碳酸钠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线分类的花生破壳装置
- 下一篇:口罩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