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2030.X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王娥;武利军;王立中;张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30;H01F27/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牵引 at 供电 方式 斯科特 接线 变压器 | ||
1.一种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单相卷铁心变压器(M)和第二单相卷铁心变压器(T);
所述第一单相卷铁心变压器(M)包括第一卷铁心柱组(M1)和同心绕制于所述第一卷铁心柱组(M1)上的第一绕组(M2);
所述第二单相卷铁心变压器(T)包括第二卷铁心柱组(T1)和同心绕制于所述第二卷铁心柱组(T1)上的第二绕组(T2);
所述第一卷铁心柱组(M1)和所述第二卷铁心柱组(T1)均是由硅钢片卷制而成的圆截面单框闭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铁心柱组(M1)包括第一卷铁心子柱组(M11)和第二卷铁心子柱组(M12);
所述第一绕组(M2)包括绕制于所述第一卷铁心子柱组(M11)上的第一子绕组(MA1)、第二子绕组(MA2)、第三子绕组(MA3)和第四子绕组(MA4),还包括绕制于所述第二卷铁心子柱组(M12)上的第五子绕组(MX1)、第六子绕组(MX2)、第七子绕组(MX3)和第八子绕组(MX4);
所述第二卷铁心柱组(T1)包括第三卷铁心子柱组(T11)和第四卷铁心子柱组(T12);
所述第二绕组(T2)包括绕制于所述第三卷铁心子柱组(T11)上的第九子绕组(TA1)、第十子绕组(TA2)、第十一子绕组(TA3)和第十二子绕组(TA4),还包括绕制于所述第四卷铁心子柱组(T12)上的第十三子绕组(TX1)、第十四子绕组(TX2)、第十五子绕组(TX3)和第十六子绕组(TX4);
所述第一子绕组(MA1)、所述第二子绕组(MA2)、所述第五子绕组(MX1)、所述第六子绕组(MX2)、所述第九子绕组(TA1)、所述第十子绕组(TA2)、所述第十三子绕组(TX1)和所述第十四子绕组(TX2)均为低压绕组;
所述第三子绕组(MA3)、所述第四子绕组(MA4)、所述第七子绕组(MX3)、所述第八子绕组(MX4)、所述第十一子绕组(TA3)、所述第十二子绕组(TA4)、所述第十五子绕组(TX3)和所述第十六子绕组(TX4)均为高压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四子绕组(MA4)的第四起头(Ma4)引出作为所述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第一进线端(C),所述第四子绕组(MA4)的第四末头(Ma4′)与所述第七子绕组(MX3)的第七末头(Mx3′)串联;由所述第七子绕组(MX3)的第七起头(Mx3)引出作为所述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中点(S),所述中点(S)与所述第三子绕组(MA3)的第三起头(Ma3)电连接;所述第三子绕组(MA3)的第三末头(Ma3′)与所述第八子绕组(MX4)的第八末头(Mx4′)串联,由所述第八子绕组(MX4)的第八起头(Mx4)引出作为所述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第二进线端(B);
由所述第十六子绕组(TX4)的第十六起头(Tx4)引出作为所述用于电力牵引AT供电方式的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的第三进线端(A),所述第十六子绕组(TX4)的第十六末头(Tx4′)与所述第十一子绕组(TA3)的第十一末头(Ta3′)串联;所述第十一子绕组(TA3)的第十一起头(Ta3)与所述第十五子绕组(TX3)的第十五起头(Tx3)电连接;所述第十五子绕组(TX3)的第十五末头(Tx3′)与所述第十二子绕组(TA4)的第十二末头(Ta4′)串联,所述第十二子绕组(TA4)的第十二起头(Ta4)与所述中点(S)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0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