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压敏胶以及一种阻燃压敏胶黏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327.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毕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斯文 |
主分类号: | C09J4/06 | 分类号: | C09J4/06;C09J4/02;C09J11/04;C09J11/06;C09J7/38;C09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100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压敏胶 以及 压敏胶黏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压敏胶,包括如下配方的组分:一种阻燃压敏胶,包括如下配方的组分:5‑15重量份的AA精丙烯酸,20‑40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10‑20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20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0‑40重量份的十二硫醇,5‑15重量份的丙烯醇络合物,1‑10重量份的玻璃微珠;5‑15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本发明采用磷酸三苯酯无卤阻燃剂制备的压敏胶,具有高粘着性且有一定阻燃效果,并在后期添加多种环保高效阻燃剂AA精丙烯酸,协同增效机理,不但提高了阻燃效果,并且使得压敏胶具有高粘着性、高温持粘性和阻燃效果显著的特点,且阻燃等级达到V0等级,满足电子工业固定、粘接等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燃压敏胶以及压敏胶黏带。
背景技术
丙烯酸酯压敏胶是一种具有粘弹特性的材料,对各种基材表面的润湿性好,其不含不饱合双键,故耐老化性能优异。且其剥离后,在基材表面不留下残胶。目前已在包装、汽车、电子通信、医药、建筑、个人护理等行业广泛使用。作为第三代丙烯酸酯压敏胶,UV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独特的特点:无需溶剂、能耗低、污染小、反应易控制、设备简单等,近年来在节能环保的倡导下,得到迅猛的发展。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易燃聚合物,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目前市售的阻燃丙烯酸酯压敏胶主要采用卤系阻燃剂,难以在电子通信等领域许可使用。
专利文献CN108003818A公开了一种导热低卤阻燃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加热混合聚合得聚丙烯酸酯胶黏剂,随后将其与导热填料、阻燃物质搅拌混合,得到既有较好的导热能力,又有优异阻燃性能的压敏胶。但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产生污染;导热填料和阻燃物质的添加量过多,压敏胶的透光率、初粘力、剥离强度以及涂膜性能严重下降。
专利文献CN101805567A公开了一种结合磷型阻燃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将丙烯酸酯类单体与含磷单体混合,加入引发剂升温反应,得到结合磷型阻燃压敏粘合剂,随后再加入阻燃浆料混合均匀,以提高其阻燃性能。虽然压敏胶的基材附着力不错,阻燃剂分散性好,透光率高,但由于磷含量不高,导致阻燃性能一般,并且初粘力与持粘力偏低,胶内含有少量难挥发的溶剂。
专利文献CN103275657A公开了一种可剥离型阻燃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由丙烯酸酯类单体、改性环氧树脂、阻燃剂、引发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并加热反应制得,其中阻燃剂是由六氯环三磷腈与2—烯丙基苯酚反应得到。该胶黏剂的原料来源广泛,便宜易得,合成工艺简单,重复使用率高,但使用丙酮作为溶剂,所以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阻燃剂刚性基团多,使得初粘力下降。
专利文献CN102719206A公开了一种无卤环保阻燃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先将六氯环三磷腈与醇类单体反应制得含磷阻燃剂,然后将其与一定比例的软单体、硬单体、引发剂、交联剂混合反应,最终得到目标压敏胶。其固化后初始分解温度由现有技术的150℃提高到200℃,600℃残炭率由现有技术的0%提高至21%左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效果。但是阻燃剂与压敏胶相容性差,阻燃剂刚性基团太大,导致压敏胶持粘力与初粘力小。并且体系中可能残留有害溶剂。
综上所述,现有的阻燃丙烯酸酯压敏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含卤素阻燃剂的压敏胶虽然阻燃等级高,但其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无卤添加型阻燃剂与压敏胶相容性差,有损压敏胶的内聚力、初粘力与剥离强度;无卤反应型阻燃剂虽然可以参与单体的聚合反应,形成共聚物,但是磷、氮元素含量低,阻燃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压敏胶在使用过程中燃点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阻燃的压敏胶,并公开该阻燃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以及由阻燃压敏胶制得的胶黏带。
为达以上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斯文,未经毕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