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6457.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1V8/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超高频 识别 智能 标签 通道 | ||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包含屏蔽罩、RFID内置天线、传送设备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含检测固定装置和信息接收器,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包含激光笔和用于承载、固定激光笔的简易固定支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检测固定装置固定于通道机侧面夹层内的底部,稳定性好,提高了识别率,能正确检测货物是否顺利通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
背景技术
为了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识别,传统的做法是在物体上帖条码,通过条码识别器与条码产生的光电作用,来识别条码从而识别货物的信息。但条码的缺点是在其识别的过程中,识别距离短、必须有光源对条码进行照射且需要人工操作,为了克服条形码识别器的缺点,在现有物品上贴上智能标签,通过磁场对智能标签的自动识别,完成货物的追踪、记录和识别。
现有技术中的通用做法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物体上贴上智能标签,智能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受到内置天线发出的超高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出储存在智能标签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得物品信息,不需要近距离地对着智能标签进行识别,可自动地识别在它读取范围内的所有标签。但存在缺点即:激光笔不稳定,会发生位置的偏离,识别存在误差,存在检测不到的差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检测固定装置固定于通道机侧面夹层内的底部,稳定性好,提高了识别率,能正确检测货物是否顺利通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RFID的超高频识别智能标签通道机,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包含屏蔽罩、RFID内置天线、传送设备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含检测固定装置和信息接收器,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包含激光笔和用于承载、固定激光笔的简易固定支架。
主箱体为通道机的主要结构,屏蔽罩位于主箱体的外表面,起保护作用,可有效为磁场传输提供有效路径,避免了金属的涡流效应,天线用于接受和发出智能标签的信号,传送设备带动货物的传输,检测装置用来检测货物是否顺利通过待检测区域,提高货物的识别率,安全可靠,检测固定装置固定激光笔,防止因为传送带的抖动而使得激光笔偏离原来的位置,导致检测结果错误。当货物随着传送带移动到天线的正下方时,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信号被货物挡住,信息接收器接收不到信号,会发出反馈信号表示货物顺利通过待检测区域,同时激光笔的语音提示会提醒货物顺利通过检测,当信息接收器能接受到激光笔发出的信号时,会发出反馈信号证明有货物没有通过待检测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检测固定装置位于所述主箱体侧面的夹层内,固定于所述主箱体底部,并与所述RFID内置天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
检测固定装置固定于主箱体的底部,激光笔固定于简易固定支架上,不会因为传送带的抖动而偏离原来位置,导致检测结果错误 ,整个装置位于主箱体的夹层内与夹层内部的内置天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简易固定支架包括底支杆、斜支杆和调节杆,所述底支杆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孔,所述调节杆一端与斜支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支杆通过调节孔连接,所述斜支杆上设有激光笔。
简易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激光笔,调节杆可沿着底支杆的调节孔进行移动,斜支杆可以沿着底支杆调整角度,且便于拆卸,当实际需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简易固定支架的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简易固定支架通过基座固定于所述主箱体底部,所述基座为上小下大梯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形态视觉目标分类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危险品仓储监控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