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0282.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范肖肖;季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F16F15/04;G01D21/0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污染物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箱和设置保护箱内部的监测装置本体,所述保护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船舶上,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用于收集样本的导管,所述保护箱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监测装置与船体之间设置减震缓冲装置,使得整体减震效果更好,能够更好的保护监测装置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污水(主要包括船舶油污水和船舶生活污水)一旦违规排放进水(特别是饮用水源)中,对水资源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申请号201720111064.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船舶污水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包括采集船舶数据和控制船舶污水排放的船载监控子系统、负责存储和转发船舶数据与指令的云服务器平台以及监视船舶数据并向船载监控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的远程监控子系统,其中船载监控子系统至少包括GPS模块、GIS模块、通信模块、油份计、流量计、生化需氧量传感器和控制污油舱含油污水排放的舷外排放阀A以及控制污水舱含生活污水排放的舷外排放阀B;其实现了对船舶污水的远程实时监控,有效制止了船户心存侥幸将污水任意排出的行为,为水资源环境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保障,但是这种监控系统里边的电子元器件缺乏必要的减震保护,容易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了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保护箱和设置保护箱内部的监测装置本体,所述保护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船舶上,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用于收集样本的导管,所述保护箱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装置,所述减震缓冲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括设置在保护箱底部和底板顶部的弹性片,上下两组弹性片之间设置弹性球;
第二部分:所述保护箱底部和底板顶部之间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块,所述保护箱底部和底板顶部开设有与滑动块相匹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第三部分:所述保护箱和底板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延展臂,所述延展臂的另一端均通过插销活动连接位于保护箱的底部的两个滑动块;
第四部分:所述保护箱和底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减震棉垫。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为倾斜设置,若干所述弹性片组合成圆锥形结构,且顶部内凹与弹性球的形状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保护箱底部和底板顶部各自安装两个,所述弹簧直立设置在上下两个对应的滑动块之间。
优选的,两个所述延展臂组合呈“V”字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延展臂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减震棉垫呈扁长的波浪形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所述减震棉垫与保护箱和底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保护箱与底板之间的距离缩小时,延展臂夹角变大,扭簧吸收冲击力;同时上下滑动块之间的距离也会缩小,弹簧压缩吸收冲击力;保护箱和底板同时挤压弹性片,弹性片开始倾斜,然后冲击力传递到弹性球上,由弹性球进行吸收与缓冲;同时还配合减震棉垫用来实现对整个监测装置的减震、缓冲和保护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