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8497.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阳升;蔡德钩;张千里;韩自力;魏少伟;闫宏业;尧俊凯;陈锋;姚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01B1/00;E01B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徐辉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轨道 路基 结构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确定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荷载分布模型,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承层、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
(2)建立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的粗颗粒路基填料动模量-应变关系模型;
(3)建立无砟轨道路基所述基床表层动变形、所述基床底层动应变控制准则;
(4)选取所述基床底层和所述基床表层的初始变形模量和初始厚度;
(5)将支承层、基床表层、基床底层采用Odemark法的模量与厚度当量假定进行均一化处理;从支承层开始计算路基应力与位移,获得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任意一点处的应变值γj-1n,j表示迭代次数;下标n为1表示表层,n为2表示底层;
(6)采用粗颗粒路基填料动模量-应变关系模型,基于步骤(5)计算的基床表层与基床底层应变值γj-1n,计算对应的动模量Gnj-1,再计算对应的变形模量Ejn;
(7)判断变形模量Ejn与Ej-1n的偏差是否满足阈值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更新变形模量为Ejn并返回步骤(5)计算基床表层与基床底层的动应变;如果满足则完成迭代计算,进入步骤(8);
(8)判断是否满足所述基床表层动变形、基床底层动应变控制准则,如果不满足,则增加基床底层和表层厚度,并返回步骤(5);如果满足,则分别比较计算得到的基床表层动变形、基床底层动应变值与控制准则限值的差值,如果差值控制在40%以内,则输出此时的基床底层和表层厚度,设计完成;如果差值超过40%,则减小基床底层和表层厚度,返回步骤(5);
无砟轨道路基所述基床表层动变形、所述基床底层动应变控制准则为:
所述基床表层动变形不超过0.22mm;所述基床底层的应变平均值不超过K1倍的变形模量比E/Emax对应的应变,最大应变γmax不超过K2倍的变形模量比E/Emax对应的应变,K1的取值范围为0.65~0.80,K2的取值范围为0.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量-应变关系模型为:
式中Gn为第n层动模量,Gn,max为第n层动模量最大值,γ为应变,γr为参考应变,Cu为填料不均匀系数;a为参考应变转换参数;σ′0为有效围压;pa为1个标准大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底层和所述基床表层的初始变形模量和初始厚度确定包括:初始动模量取最大动模量Gn,max:
Gn,max=AGF(en)(σ′0)nG
式中:AG和nG为经验参数,分别取4800和0.6;F(en)孔隙率的函数,en为基床底层或基床表层孔隙率;下标n为1表示表层,n为2表示底层;
采用En0=2Gn,max*(1+μ),计算基床底层或基床表层的初始变形模量En0,μ为土体泊松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4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