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8207.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法;薛姝楠;张笑闻;陈国清;陈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分子 金属 复合材料 桥梁 加固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包括纵梁(1)以及与纵梁(1)通过连接板(2)连接的横梁(3),所述连接板(2)与横梁(3)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的上翼板和连接板(2)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L型钢板(4),在所述L型钢板(4)与横梁(3)的上翼板、连接板(2)之间设有周边钢片(5);所述L型钢板(4)上开设有3个排气孔(6)和1个浇筑孔(7),在所述浇筑孔(7)内浇筑有高分子材料夹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6)和浇筑孔(7)内分别刻有螺纹,分别用于连接高分子材料浇筑阀门和排气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筑孔(7)内浇筑高分子材料夹层(8)时,在所述L型钢板(4)外表面设有护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梁通过磁铁吸附在所述L型钢板(4)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夹层(8)包括A组分高分子材料和B组分高分子材料;
所述A组分高分子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蓖麻油30-40份、聚酯多元醇60-70份、小分子多元醇5-10份、偶联剂1-1.5份、助剂0.5-1份;
所述B组分高分子材料为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高分子材料与B组分高分子材料按摩尔比NCO/OH=1.0-1.2比例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板的桥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己内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三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桥梁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焊接或用钢结构粘合剂填补的方式将周边钢片(5)固定于横梁(3)的上翼板和连接板(2)上,同时将L型钢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周边钢片(5)上,保持内部形成一个L型空腔;
S2、在所述L型钢板(4)上单边钻取4个孔,4个孔内均刻有螺纹,其中一个设置为浇筑孔(7),连接高分子材料浇筑阀门;另外3个设置为排气孔(6),连接排气阀门;
S3、在所述L型钢板(4)外表面放置护梁,用磁铁将护梁吸附在所述L型钢板(4)外表面;
S4、连接排气漏斗,将双组分材料混合后,通过浇筑孔注入L型空腔内,使高分子材料充满空腔,形成高分子材料夹层(8);浇筑结束后取下排气漏斗,浇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S5、浇筑结束后,护梁在所述L型钢板(4)表面上保持1小时后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