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6006.9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虎;陈金龙;刘志楼;马艳丽;李云;徐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C01B7/0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结晶度窄粒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以氯化钴为原料,在450‑800℃条件下,通过反应气氛调控,可制备出高结晶度窄粒级高振实密度四氧化三钴产品。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低碳、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品质高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背景
Co3O4是一种典型的P型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1.5eV,具有尖晶石结构。作为一种过渡族金属氧化物,Co3O4化学性能稳定,理论比容量高达890m Ah/g,体积比容量为石墨的7.5倍。此外,Co3O4具有较好的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长期使用性能稳定,耐腐蚀的优点,因而,Co3O4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化学催化剂、气体感应器以及磁性领域。对四氧化三钴的的制备,特别是高结晶高振实密度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备受业界关注。
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喷雾热解法、模板法等工艺,其中以化学沉淀法和喷雾热解法为主。
化学沉淀法以硫酸钴或氯化钴为钴源,以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铵、碳酸钠等碱液为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获得前驱体,然后在800-900℃煅烧获得四氧化三钴产品。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但流程较长、废水量大,另外,先湿法沉淀-再火法煅烧,能源消耗大。尤为致命的是,湿法沉淀前驱体结晶度较差,导致产品结晶度不高,此外,前驱体颗粒在热分解后,往往遗留大量的气孔,导致所得颗粒通常为多孔状,导致产品振实密度降低。
喷雾热解法以氯化钴或硝酸钴溶液为原料,将其雾化后引入到高温场中,使其高温水解为四氧化三钴和相应的无机酸,这一方法避免了沉淀剂的使用,因而原料消耗较低,但该方法同样存在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粒度分布较宽,团聚严重,振实密度较低等不足。
因此,当前制备方法,均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所得Co3O4粒度较宽、团聚严重、振实密度较低,因而业界亟需开发一种工艺简单、可同步脱除杂质、低成本的稀土浸出液净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Co3O4制备方法存在产品粒度分布宽、团聚严重、振实密度较低等技术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得高结晶度、窄粒级、高振实密度的四氧化三钴的方法。
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将CoCl2﹒nH2O(4>n>1)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段热处理,随后再在氧化性气氛(含氧气氛)下进行第二段热处理,制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第一段热处理、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分别为450-800℃;
所述的氧化性气氛的氧含量为0.1v%~12.5v%。
本发明技术方案,创新地以所述特定结晶水的氯化钴晶体为原料,利用其自身结晶水,配合所述的气氛调控技术以及氧分压控制技术,能够协同改善水的分布均匀性,有效控制反应进程,如此有助于改善产品结晶度,抑制产物二次形核,改善粒度均匀性以及振实密度。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利于得到单分散窄粒级、高结晶度、高振实密度的Co3O4产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CoCl2﹒nH2O(4>n>1)由CoCl2﹒6H2O在保护气载气气流下加热转型得到。
所述CoCl2﹒6H2O的纯度大于9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波发电整流器和车载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凝露和防潮功能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