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巴韦林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及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5545.0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谈平忠;谈平安;魏巍;黄明辉;田晨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安润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0 | 分类号: | C07D249/10;C07C257/22;C07C25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巴韦 林中 合成 工艺 中间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巴韦林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及中间体,以草酸单酰肼酯为原料,依次通过与原甲酸三酯缩合、氨解、关环反应获得利巴韦林中间体1,2,4‑三氮唑‑3‑甲酰胺。该工艺选用草酸单酰肼酯为起始原料,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合成路线短,且不使用次磷酸等昂贵原料、不使用双氧水等危险原料,不采用危险工艺“重氮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整个合成工艺几乎不产生废水与废固,绿色环保,并且操作简单、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巴韦林中间体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巴韦林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及中间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滥用抗生素,很多病菌都具有了较强的耐药性,基因突变很快,如近几年出现的SARS、“禽流感”、“甲型HlNl”以及“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抗病毒药用量剧增。利巴韦林就是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英语:Ribavirin)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1970年由ICN制药公司Joseph T.Witkowski合成。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属合成核苷类药,对许多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用于配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丙肝、人类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某些出血热(WHO)的治疗,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常用剂型有注射剂、片剂、口服液、气雾剂等。
1,2,4-三唑-3-羧酸甲酯、1,2,4-三唑-3-甲酰胺是合成利巴韦林的重要中间体。全国目前利巴韦林年产约700吨左右,需1,2,4-三唑-3-羧酸甲酯630吨,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多的从中国进口该药,由此可见1,2,4-三唑-3-羧酸甲酯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2,4-三唑-3-羧酸甲酯还可制备许多含其它活性基团的衍生物,如3-氰基-1,2,4-三唑-3-羧酸甲酯、1,2,4-三唑-3-甲酰胺等化合物,据CN200410064933.3报道,美国辉瑞公司已用3-氰基-1,2,4- 三唑-3-羧酸甲酯研制出一种抗癌新药,该药一旦进入推广应用阶段,1,2,4-三唑-3-羧酸甲酯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上升。
1,2,4-三唑-3-羧酸甲酯,其结构式如下:
关于1,2,4-三唑-3-羧酸甲酯的合成有很多文献报道,但都存在路线繁琐,操作困难,危险工艺、“三废”多,成本高等不同问题。
化工试剂,2006,28(8),503~504报道以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氨解,甲醚醋酸盐肼解后,环合,甲酯化制得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其路线如下:
该方法收率低,副产物多,且甲脒醋酸盐成本太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EP118699以及Tetrahedron 56(2000)9495-9502报道以5-氨基-1,2,4-三氮-3-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化,甲酯化制得1,2,4-三氮唑-3-甲酸乙酯,其路线如下:
该方法需要使用到次磷酸,价格比较昂贵;重氮化反应危险系数较高;而且酯化收率较低;原料5-氨基-1,2,4-三氮-3-甲酸不易得;工业化生产三废排放量巨大,污染严重,前景堪忧。
目前工业化生产通常采用石灰氮为原料,经水合肼肼解后制成氨基胍碳酸氢盐,再进行草酰化,碱性条件下环合,再进行甲酯化,最后进行重氮化脱氨,得到产品。其路线如下:
本方法线路长;而且采用了危险工艺“重氮化反应”;同时“三废”高、环境污染大;不易操作;不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安润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安润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