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合金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3776.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范光伟;王新;张威;刘春来;李玉贵;赵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133;B23K9/28;B23K9/32;B23K10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合金 奥氏体 耐热 不锈钢 焊接 方法 | ||
一种新型高合金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属于不锈钢焊接领域,将工件预热100℃,分两道次焊接,并保持层间温度不高于100℃,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保护气体为体积比是Ar为97.5%,CO2为2.5%的混合气体;保护气体流量为12~18 L/min;第一道次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焊接速度是0.3 m/min;热输入是0.518KJ/mm;第二道次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焊接速度是0.2~0.4 m/min;热输入是0.30~0.71 KJ/mm;热效率系数为0.8。本发明焊缝成型优良,整体焊缝形貌均匀,没有出现裂纹、气孔、咬边等焊接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合金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大幅提升两类量大面广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高合金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太钢内部编号310SMOD)新材料,此材料在长期服役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可以满足煤化工、能源、石油精炼等高端制造业的重大需求。
310SMOD钢属于耐热型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这类钢时容易出现焊接热裂纹(结晶裂纹),尤其在焊件厚度过大或环境温度过低时,由于焊后冷速过快易造成焊缝和热影响区焊后开裂;热输入较大时,焊缝热影响区易出现晶粒粗大,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8mm板厚310SMOD不锈钢Y型接头MIG焊时的焊接热裂纹和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合金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焊接方法,所述不锈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是C:0.052;Si:0.51;Mn:1.03;S:0.003;P:0.026;Cr:24.77;Ni:19.6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
焊丝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是C:0.02;Si:0.35;Mn:1.90;S:0.008;P:0.015;Cr:26.80;Ni:21.4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
板材尺寸为300mm×120mm×8mm,采用唐山松下S-AWP自动焊机器人的抽拉丝工法进行MIG焊接,
唐山松下S-AWP自动焊机器人的抽拉丝工法是采用高频变速送丝控制,飞溅和热输入较小,频率可达120Hz;它是通过在短路瞬间降低焊接电流、并将焊丝进行回抽来减小飞溅和热输入的,等燃弧后,继续将焊丝回抽到一定的高度,再进行正向高速送丝,直至短路再次发生;焊丝的高频回抽即降低了焊接飞溅,也降低了焊接热输入。
焊丝直径是1.2mm,焊接坡口呈Y,坡口角度是60°。
将工件预热100℃,分两道次焊接,并保持层间温度不高于100℃,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保护气体为Ar与CO2的混合气体,其中Ar为97.5%,CO2为2.5%(体积比);保护气体流量为12~18 L/min;
第一道次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焊接速度是0.3 m/min;热输入是0.518KJ/mm;
第二道次选择电流为180A,电压是18.0V,焊接速度是0.2 ~0.4 m/min;热输入是0.30~0.71 KJ/mm;热效率系数为0.8;
焊接过程中采用直线摆动,左边摆幅=右边摆幅=5mm,摆动到两边时停留时间均是0.1s。
本发明焊缝成型优良,整体焊缝形貌均匀,没有出现裂纹、气孔、咬边等焊接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