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及墙体保温装饰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8942.5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印涛;李强国;唐泽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印涛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288;E04B1/80;E04B1/61;E04B1/41;E04B2/68;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墙体 保温 一体化 结构 装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墙体、保温板,保温板为A级防火材料制成的保温板,保温板靠近墙体的一面为保温板内表面,墙体靠近保温板的一面为墙体外表面,还包括内置板,内置板覆盖保温板内表面的全部或者覆盖保温板内表面的部分;该一体化结构可实现较佳节能且也能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同时能达到防火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及墙体保温装饰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这一理念已成为了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较前沿的一个研究课题,其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该建筑方式将以往的一些现场施工“搬进”了工厂,可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所以该理念备受青睐。
基于“装配式”建筑理念,国内外出现了很多采用该理念而进行的一些建筑方式,比如,由内墙板、保温板和外墙板构成的“三明治”夹芯结构,该结构的保温板往往采用由B级防火材料制作的聚氨酯板或者挤塑聚苯乙烯板或者模塑聚苯乙烯板等。这些保温板的抗拉抗压强度较高,能够达到行业内要求的强度标准,但其防火性能较差一些,为此,往往需要在该保温板的外侧设置外墙板,且外墙板的厚度至少要达到6公分以上,才能使其防火性能达标。并B级有机保温材料随使用年限增加发生老化、保温性能递减损耗等原因影响,三明治结构完全不能进行更换与修复,造成后期严重的使用困难。
三明治墙体板由于外墙板是通过一端固定于内墙板上的连接件的另一端来支撑,为了保证外墙板悬挂的稳定性,所以位于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保温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一般不能超过10公分,如果太厚的话,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尤其作为较高楼层的建筑墙体时。另外,目前倡导的高节能的被动房建筑,其对节能的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如果要采用该装配式预制保温墙体用作被动房建筑,则需要对保温板进行加厚,如此一来,外墙板的连接稳定性便不能得到保证。
并,固定外墙板的上述连接件一般选用钢筋或者塑料件,若采用钢筋,虽然连接强度较强,但会出现冷桥现象,节能效果不佳,若采用塑料件,虽然节能效果较好,但连接强度较弱。可见,为固定外墙板,无论选用何种材质连接件,均不能达到既节能又具有较强连接强度的效果,形成目前三明治墙体板处于节能不安全,安全不节能的尴尬境界,随着我国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超低能耗绿色环保的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大力推广,对保温层厚度的提高,新型A级保温材料的研发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B级材料在厚度,防火方面已经完全不能胜任。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较佳节能且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同时能达到防火要求的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
一种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墙体、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为A级防火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所述保温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面为保温板内表面,所述墙体靠近所述保温板的一面为墙体外表面,还包括内置板,所述内置板覆盖所述保温板内表面的全部或者覆盖所述保温板内表面的部分;
所述内置板覆盖所述保温板内表面的全部时:所述墙体、所述内置板和所述保温板自内而外依次叠加设置,所述墙体、所述内置板和所述保温板依次连接形成所述装配式墙体保温一体化结构;
所述内置板覆盖所述保温板内表面的部分时:所述保温板内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缘衔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所述墙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并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内置板的数量等同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数量,一个所述内置板对应于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并能够覆盖该所述第二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内置板均连接所述墙体,所述内置板靠近所述保温板的一面为内置板外表面,所述内置板远离所述保温板的一面为内置板内表面,所述内置板外表面和所述墙体外表面持平设置,所述内置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墙体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印涛,未经周印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