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8046.9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G06F18/214;G06F18/2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攻击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中各样本的生成时间,统计负样本数量为正样本数量的N倍的时间点,并将生成时间为该时间点之前的样本作为目标样本;基于目标样本中各维度特征的特征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确定各维度特征中每一特征维度分别对应的理想攻击时间点,得到每一维度特征分别对应的时间周期;分别提取各IP在各时间周期内各维度特征的第一特征值,以及所有IP在各时间周期内各维度特征的第二特征值,并将各IP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作为该IP对应的样本特征向量;采用各IP分别对应的样本特征向量对预设分类模型进行分类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彰显。挑战黑洞(ChallengeCollapsar,CC)攻击就是其中最常见的网页攻击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对一些消耗资源较高的页面不断的发起请求,以消耗服务器资源,导致Web应用访问速度慢甚至造成服务器无法正常连接。其特点是攻击源IP很分散但又是真实的,而其数据包又是正常的请求行为,所以无法通过数据包本身检测出是CC攻击。在安全防护中,对它的防御措施必不可少。
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智能(如,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CC攻击的防护,如,收集正常访问行为和CC攻击行为的日志,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统计处理,形成样本特征,基于样本特征训练分类算法模型,采用训练完成的分类算法模型对生产环境的访问行为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CC攻击检测方法,对IP行为建模周期不精确,未针对性的考虑每一维度特征的特点,从而可能造成抽取出的样本特征不准确,进而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攻击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中各样本的生成时间,统计负样本数量为正样本数量的N倍的时间点,并将生成时间为所述时间点之前的样本作为目标样本;
基于所述目标样本中各维度特征的特征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确定所述各维度特征中每一特征维度分别对应的理想攻击时间点,得到每一维度特征分别对应的时间周期;
分别提取各IP在各时间周期内各维度特征的第一特征值,以及所有IP在各时间周期内各维度特征的第二特征值,并将各IP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作为该IP对应的样本特征向量;
采用各IP分别对应的样本特征向量对预设分类模型进行分类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
采用所述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对网络访问行为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各维度特征包括访问次数,访问的URL的数量,请求数据源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样本中各维度特征的特征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确定所述各维度特征中每一特征维度分别对应的理想攻击时间点,得到每一维度特征分别对应的时间周期的步骤包括:
在维度特征为访问次数时,基于所述目标样本中各样本的生成时间,以秒为单位分别统计所述目标样本中访问次数的累加值,并确定出访问次数变化速度最快的第一时间点,以及将该第一时间点作为访问次数对应的理想攻击时间点,得到访问次数对应的第一时间周期T1;
在维度特征为访问的URL数量时,基于所述目标样本中各样本的生成时间,以秒为单位分别统计所述目标样本中访问的URL数量的累加值,并确定出访问的URL数量变化速度最快的第二时间点,以及将该第二时间点作为访问的URL数量对应的理想攻击时间点,得到访问的URL数量对应的第二时间周期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8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