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高效多级冷凝分离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481.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凤福;孙启坤;王晓东;刘广阔;郭磊;张德伟;汪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06 | 分类号: | C10G5/06;B01D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高效 多级 冷凝 分离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精准高效多级冷凝分离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凝装置与裂解装置,裂解装置包括裂解炉、输送管道、重油收集桶、净化桶、中油收集桶、轻油收集桶、保温箱a、保温箱b、输送管道;裂解炉一端连接重油收集桶、三通管另一端通过输送管道连接一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入端,蒸发室下方连通有中油收集桶,蒸发室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与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入端连通,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下方连通有轻油收集桶,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出端与保温箱连接,保温箱的输出管道与净化桶连通,净化桶与裂解炉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裂解冷凝后只可以获得一定很大范围值的油状物,裂解不同的油状物混杂需进一步进行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塑料多级裂解冷凝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高效多级冷凝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用量日益增大,废旧的塑料不光污染环境,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有物理法回收和化学法回收两大类:物理法回收通常只改变材料物理形态和物理性质,工艺简单应用面窄,或可用作填料,经济价值不高;化学法回收通过有效地分解材料的基体结构,形成新形态或者可用的新物质。
中国专利CN201520054657.6具体涉及一种废塑料连续裂解设备,包括进料装置、裂解装置、出渣装置、冷凝装置及负压装置,原料直接由进料装置进入,在进料装置经给水、压缩、熔化后进入裂解装置,在裂解装置直接气化进入冷凝装置,冷凝后以液态常温排出,装置燃气经负压装置输送给裂解装置燃烧利用,碳粉由出渣装置排出。本设备原料无需筛选,无需催化剂,且对含水量无要求,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去土后可直接进入裂解,日处理能力30-60吨,是现有同类设备的2-4倍,设备成本是同类设备的50%,本申请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生产、安全性好。一种废塑料裂解设备CN209602459U虽然涉及了废塑料裂解三个阶段,但是裂解的三个阶段主要根据裂解物料形态定义为预热和有害气体排出段,主要裂解发生段和完全裂解段,却未考虑对裂解原料、裂解温度与裂解产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现有技术中化学法需要高温裂解,在裂解过程中形成的热解气需要冷凝成油。在这一冷凝过程中,当前的工业设备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冷凝效率低、冷凝的温度无法控制、冷凝后的裂解油不易分类、冷凝设备不易清洗。通常工业生产中的水循环冷凝设备在运用时无法控制冷凝温度,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停下散热或者增大水循环量,冷凝后只可以获得一定很大范围值的油状物,裂解后各种用途不同的油状物混杂在一起,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分离实现其用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摒弃通常工业生产中的水循环冷凝设备,提出一种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吸热达到制冷效果的冷凝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即一种精准高效多级冷凝分离设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精准高效多级冷凝分离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凝装置与裂解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裂解炉、输送管道、重油收集桶、净化桶、中油收集桶、轻油收集桶、保温箱a、保温箱b、输送管道;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级冷凝装置,二级冷凝装置;一级冷凝装置,二级冷凝装置包含蒸发室。
优选的,裂解炉一端连接重油收集桶、三通管另一端通过输送管道连接一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入端,蒸发室下方连通有中油收集桶,蒸发室输出端通过输送管道与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入端连通,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下方连通有轻油收集桶,二级冷凝装置的蒸发室输出端与保温箱a、保温箱b连接,保温箱b的输出管道与净化桶连通,净化桶的输出管道与裂解炉连通;
所述蒸发室包括铜管翅片组合装置和蒸发室的型腔。
优选的,二十四根首尾相连的铜管平行排列;
二十四根首尾相连的铜管分六层,每层四个,上下层铜管交错分布;相邻两两铜管之间弯折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