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凝血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9077.8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晨曦;徐天成;焦培;龙行;吴瑶;刘思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2/14 | 分类号: | C08F212/14;C08F226/10;C08F230/08;C08F8/14;C08J7/12;C08J7/14;A61L27/18;A61L27/34;A61L27/50;A61L27/54;A61L31/06;A61L31/10;A61L31/14;A61L31/1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倪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凝血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共聚物首先由单体A、B、C三种单体按比例加聚形成聚合物,其中,单体A含有双键和磺酸基团,单体B为含有双键和吡咯环的亲水性物质,单体C为含有双键的疏水性物质,然后通过将聚合物侧链的吡咯环打开,通过酯化反应接枝上维生素和薯蓣皂苷元即可制得。该共聚物能对聚氨酯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改性后的聚氨酯表面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抗血栓性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聚氨酯材料表面改性的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抗血栓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因其生物体内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佳和物理机械性能优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然而,作为植/介入医疗器械材料,聚氨酯与组织或血液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其表面固有的生物惰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和抗血栓性能,容易导致材料表面产生微生物污染而出现凝血、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严重问题。因此,在聚氨酯材料表面构建高效的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和抗血栓涂层一直是聚氨酯医用材料改性过程中函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改善或提高材料表面性能的途径,它可以在保持材料原有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的同时赋予材料表面新的性能与功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通过活化聚氨酯表面后引入特定官能团改善材料表面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和抗血栓性能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以往研究往往针对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和抗血栓性能中的一种对聚氨酯进行改性。例如将肝素引入聚氨酯表面,获得肝素涂层的聚氨酯,以期提升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而实际应用中聚氨酯材料与人体的血液或组织接触时往往需要面对凝血、感染、蛋白吸附、血栓形成等各种问题,需要研发新型涂层材料以同时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共聚物接枝到聚氨酯表面后,能同时并有效改善聚氨酯材料的抗凝血、抗感染、抗蛋白吸附以及抗血栓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凝血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将单体A、B、C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均匀,加入引发剂,在15~80℃,反应1~48h,得到聚合物;其中,单体A含有双键和磺酸基团,单体B为含有双键和吡咯环的亲水性物质,单体C为含有双键的疏水性物质;
S2、将步骤S1制备的聚合物在氢氧化钠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水溶液中加热1~10h后,调节pH为酸性,先后加入维生素和薯蓣皂苷元实质发生酯化反应,其中,维生素和薯蓣皂苷元的加入量是单体B物质的量的1~20%。
S3、将S2反应得到的溶液采用透析的方法去除剩余的钠离子、氯离子和N,N-二甲基乙酰胺后,冻干即得所述共聚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体A:(B+C)的物质的量比为99:1~1:99。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涂层材料接触血液的流速和压力不同,调整该比例;具体的:应用于主动脉血管压力较低而流速较快的血流环境,优选抗凝作用为主,抗蛋白吸附作用为辅,A:(B+C)的物质的量比为优选99:1~50:50,更优选75:25;应用于外周小口径血管压力较高而流速较慢的血流环境,优选抗蛋白吸附作用为主,抗凝作用为辅,A:(B+C)的物质的量比为优选50:50~1:99,更优选25:75。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体B:C的物质的量比为99:1~1:99。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血液中亲水性蛋白质较多的实际情况,B:C的物质的量比优选99:1~50:50,更优选75:2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乙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