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场救灾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5349.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B25J19/02;A62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场 救灾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场救灾机器人,包括:工程防护系统,包括涂覆于救灾机器人外壳表面的防火涂层和静电保护装置,机器人运动系统,包括:两机械手臂、两机械腿和两履带装置,两所述机械手臂、两所述机械腿的关节处和两履带装置均设有驱动电机,机器人感知系统,所述机器人感知系统包括:一全景相机模块和一烟雾传感器,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一传输模块和若干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头部内,若干所述传输接口分别设于若干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传输模块利用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将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全景相机模块以及若干所述传输接口连接至用户端。本发明可以替代消防员进入火场参与救援任务,大大减少了因突发情况造成的人员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场救灾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如今,机器人已经被我们大众所熟知,其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现在的机器人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其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目前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最为广泛,一般包括固定于设备上的多关节机械手和带有可移动装置的机器人,带有可移动装置的机器人一般底部都设有履带、轮组或带有可转动关节的行走装置,这类机器人的工作为搬运或作业居多,其可以帮助人类完成重物或危险物的运输,还可以到达一些环境恶劣、地势险峻的地方完成较为危险的任务;
在以往的火灾新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消防员在救火时,因一些突发情况而受伤或牺牲,由于火场内潜在的危险众多且不易勘察,火势难以掌控,,故消防员进入火场内行动十分危险,相对人来说,机器人更加适合做这类危险活动,其不仅可以利用感应装置来对火场内的情况进行感知和分析,还可以减少人员上的损失,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机器人来应对火灾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机器人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以替代消防员进行火场作业的火场救灾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场救灾机器人,其中,包括:
工程防护系统,包括:涂覆于救灾机器人外壳表面的防火涂层,设置于救灾机器人内部电气连接部位的防静电保护结构和设置于救灾机器人内部控制器件间的隔温层;
机器人运动系统,所述机器人运动系统包括:两机械手臂、两机械腿和两履带装置,两所述履带装置分别设于两所述机械腿的底部,两所述机械手臂、两所述机械腿的关节处和两履带装置均设有驱动电机;
机器人拾取装置,所述机器人拾取装置包括:两爪勾结构,两所述爪勾结构分别设于两所述机械手臂上;
机器人感知系统,所述机器人感知系统包括:一全景相机模块和一烟雾传感器,所述全景相机模块和所述烟雾传感器均设于机器人的头部,所述全景相机模块用于传输图像,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周围的烟雾浓度;
信号传输系统,所述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一传输模块和若干传输接口,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头部内,若干所述传输接口分别设于若干所述驱动电机和两所述爪勾结构上,若干所述传输接口用于与所述传输模块之间传输工作状态和工作指令,所述传输模块利用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将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全景相机模块以及若干所述传输接口连接至用户端。
上述的火场救灾机器人,其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若干所述驱动电机、两所述爪勾结构、所述信号传输系统信号连接。
上述的火场救灾机器人,其中,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头部内,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用户端信号连接。
上述的火场救灾机器人,其中,还包括:激光雷达装置,所述激光雷达装置设于所述头部的两侧,所述激光雷达装置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激光雷达装置用于在能见度较差情况下替代所述全景相机模块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信泰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