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LED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4437.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9G3/3225;H01L27/32;H01L5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在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触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触控走线,且用于控制所述触控电极;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所述阴极作为所述触控电极。本申请通过将阴极作为触控电极,并通过分时复用实现触控和显示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上搭配触控结构方案有两种,分别是在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上贴合触控电极单元,以及在发光器件显示面板上制作触控电极单元。
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案,触控电极单元和发光器件显示面板是彼此独立的,需要单独制作触控单元,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制作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
多条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且电性连接;
触控控制模块,所述触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触控走线,且用于控制所述触控电极;
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以及
显示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像素单元;
其中所述阴极作为所述触控电极。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补偿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
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传输至所述补偿模块以复位所述补偿模块;
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器件以复位所述发光器件;
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驱动信号并在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写入数据信号并进行阈值电压补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模块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参考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存储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复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均接入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建压缩的语音识别模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机图片的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