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655.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1/10;G01N33/205;G01J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钢 回收 炼钢 机器人 | ||
1.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包括多轴机械手(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辅助机构、设于多轴机械手(1)末端的顶梁(111)以及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顶梁(111)的下端开设有用以供取样探头和测温探头的上端进入的通孔,并且其下端还设有用以固定取样探头和测温探头上部的夹紧部,所述顶梁(111)内设有膨胀部,所述顶梁(111)的下端还设有与膨胀部传动连接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夹紧部传动连接,并用以驱动夹紧部对取样探头和测温探头的上部实施夹紧动作,所述顶梁(111)内设有与膨胀部相连通的走介管(5),所述走介管(5)的一端贯穿至顶梁(111)外部,并且该一端设有与之呈T字形配合的密封管(511),所述密封管(5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部(512)和第二密封部(6),所述第一密封部(512)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密封部(6)朝向第一密封部(512)的前端设有能够与第一密封部(512)的内壁密封配合的凸出部(611),所述第一密封部(512)始终处于第二密封部(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512)和第二密封部(6)均为密封螺栓,所述走介管(5)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密封螺栓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部(512)和第二密封部(6)始终设置在走介管(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512)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凸出部(611)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611)朝向第一密封部(512)的前端开设有第二轴孔(6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包括膨胀橡胶囊(3)、第二导介管(311)和下压盘(312),所述顶梁(111)内开设有用以容纳膨胀橡胶囊(3)的膨胀腔(112),所述下压盘(312)呈水平、并能够竖直活动的设置在膨胀腔(112)内,所述下压盘(312)的上表面偏心处设有多个沿之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复位弹簧(314),所述下压盘(312)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14)与所述膨胀腔(112)内的腔顶弹性连接,并且膨胀橡胶囊(3)设置在二者之间,所述膨胀橡胶囊(3)的外表面始终能够与下压盘(312)的上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二导介管(311)设置在膨胀橡胶囊(3)的上部,并且二者连通,所述膨胀橡胶囊(3)通过第二导介管(311)与走介管(5)相连通,所述下压盘(312)底部设有多个自上而下贯穿至顶梁(111)下方的传导杆(7),并且所有所述传导杆(7)构成所述引导部,所述顶梁(111)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并且其外表面涂覆有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11)呈圆柱状,并且由上柱体和下柱体构成,所述传导杆(7)末端贯穿至下柱体下方,所述夹紧部包括三个沿下柱体的周向等距分布的滑块(4),所述滑块(4)上端与下柱体的下表面活动配合,所述下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供滑块(4)沿下柱体的径向活动的导向槽(113),所述导向槽(113)内设有用以迫使滑块(4)径直远离下柱体中心处的第二复位弹簧(411),所述滑块(4)的下端设有朝下延伸、并且与之可拆卸连接的夹紧块(412),所有所述夹紧块(412)分别与所有传导杆(7)一一对应,所述夹紧块(412)的中段设有与之呈T字形配合的延伸块(413),所述延伸块(413)的外端设有第一球头(414),所述传导杆(7)的下端设有第二球头(711),每个所述夹紧块(412)对应位置的传导杆(7)通过自身第二球头(711)能够与该夹紧块(412)自身的第一球头(414)抵触配合,以迫使该夹紧块(412)径直向下柱体的中心处行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废钢回收的炼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412)与滑块(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块(412)呈圆柱状,并且其外表面开设有沿之轴向等距分布的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未经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6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