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方法、系统、智能戒指及移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596.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翔;曾馨;陈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戒指 输入 方法 系统 移动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方法,包括:以佩戴智能戒指的手为辅助手,以另一只手为交互手,将该智能戒指佩戴于该辅助手的食指;将该辅助手伸平,以该辅助手的拇指与该辅助手的食指之间的区域为交互操作区;由该智能戒指识别该交互手在该交互操作区的交互运动;提取该交互运动的运动信息,并生成输入信息。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系统,以及一种智能戒指和一种使用智能戒指的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方法技术领域、手势识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设备逐渐增多。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上的输入界面(如按钮、触摸板等)与设备进行交互。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便携计算设备远程控制相应智能设备。对于虚拟显示(VR)、增强现实(AR)眼镜等头戴式设备,用户则常通过空间定位的控制手柄进行三维输入。在智能交互场景中,现常用的输入方式,如鼠标、键盘、手柄等,一定程度的限制了用户与智能场景交互的多样性。为了应对多样的输入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专利201910881606.3中利用手势与带有折叠屏的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作为不同的输入。专利201910798455.5中,利用语音作为输入信号,在智能酒店场景下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专利201910524878.8中,利用手势和语音作为输入信号,进行AR环境下的交互。
现有的智能设备的输入方式的局限有:
(1)不同的输入界面导致输入方式不统一,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2)部分输入界面过于简单,限制了交互效率。
(3)无法提供即时直观的三维输入界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方法,包括:以佩戴智能戒指的手为辅助手,以另一只手为交互手,将该智能戒指佩戴于该辅助手的食指;将该辅助手伸平,以该辅助手的拇指与该辅助手的食指之间的区域为交互操作区;由该智能戒指识别该交互手在该交互操作区的交互运动;提取该交互运动的运动信息,并生成输入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输入方法,其中该智能戒指包括摄像头,该摄像头的类型包括:RGB摄像头、RGBD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热成像摄像头;识别该交互运动的步骤包括:通过该摄像头连续采集该交互手的运动图像,并根据该运动图像对该交互手进行运动轨迹重建,以获取该运动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输入方法,其中该智能戒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该智能戒指将该运动图像传输给该移动终端,由该移动终端提取该运动信息,并生成该输入信息;或该智能戒指提取该运动信息,并生成该输入信息,并将该输入信息传输给该移动终端。
本发明所述的输入方法,其中,通过该摄像头连续采集该交互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指尖的运动图像,以获取该运动信息;或连续采集该交互手的手势运动图像,以获取该运动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戒指的输入系统,包括:输入基准模块,用于确定交互动作的运动范围;其中,以佩戴智能戒指的手为辅助手,以另一只手为交互手,将该智能戒指佩戴于该辅助手的食指;将该辅助手伸平,以该辅助手的拇指与该辅助手的食指之间的区域为交互操作区;交互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该交互手的运动信息,以生成输入信息;其中,由该智能戒指识别该交互手在该交互操作区的交互运动;提取该交互运动的运动信息,并生成该输入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该智能戒指获取的运动信息或该智能戒指生成的输入信息,传送给与该智能戒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所述的输入系统,其中,该智能戒指包括摄像头,该交互识别模块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通过该摄像头连续采集该交互手的运动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该运动图像对该交互手进行运动轨迹重建,以获取该运动信息;该摄像头的类型包括:RGB摄像头、RGBD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热成像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