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136.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信国;周明辉;唐旻;周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钹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B07B1/46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陈志辉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金属 再生 熔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装置,具体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包括熔炉,熔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第一过滤隔网,第一过滤隔网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滤隔网,第一过滤隔网与第二过滤隔网的周向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外置过滤格栅,外置过滤格栅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震动器。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分离机构,利用震动器的震动对金属材料进行物理震动分层,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插接性中轴与第二过滤隔网进行旋转,使得第二过滤隔网与第一过滤隔网进行度翻转,将适中大小的材料筛选至熔炉的内腔进行熔炼,达到便于分拣其中废料,降低黑烟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熔炼炉是指熔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它们熔炼成所需要的合金的设备,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或电阻元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给炉料的加热方式,称为直接加热方式,其优点是热效率高,炉子结构简单,缺点是燃烧产物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对炉料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炉料或覆盖剂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会腐蚀电阻元件,降低其使用寿命;燃料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过剩空气含量高,造成加热过程金属烧损大。
为了节能生产,工厂会将部分金属进行二次再利用,在对金属二次利用时,会利用熔炉将金属熔化,再进行二次生产与加工,但是二次使用的金属在加工之前,会夹杂着部分塑料等杂质,在熔炉内加热时,会出现过多的黑色排气,加重工厂的整体排气污染,不利于工厂环保节能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装置,通过设置了分离机构,利用震动器的震动对金属材料进行物理震动分层,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插接性中轴与第二过滤隔网进行旋转,使得第二过滤隔网与第一过滤隔网进行度翻转,将适中大小的材料筛选至熔炉的内腔进行熔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装置,包括熔炉,所述熔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机构;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过滤隔网,所述第一过滤隔网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滤隔网,所述第一过滤隔网与第二过滤隔网的周向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外置过滤格栅,所述外置过滤格栅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震动器,所述第一过滤隔网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接型中轴,所述第二过滤隔网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性中轴,所述第一插接型中轴与第二插接性中轴相互插接,且第一插接型中轴与第二插接性中轴插接后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插接型中轴与第二插接性中轴的一侧均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第一过滤隔网的外置过滤格栅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过滤空槽,靠近所述第二过滤隔网的外置过滤格栅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过滤型空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置过滤格栅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外置支撑框架,所述外置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圆束缚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置支撑框架远离半圆束缚环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置支撑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置过滤格栅的周向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横置连接板,所述横置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横置连接板相互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隔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半圆旋转轴承,所述第一插接型中轴与第二插接性中轴均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半圆旋转轴承内腔,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承托板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托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通风机构,所述第二承托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型底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钹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钹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间废钢料槽捕集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