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铝合金阳极氧化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0086.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烽;徐传孟;姜阅;程兆俊;白晶;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6;C25D11/18;C25D15/00;C25D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李雪萍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铝合金 阳极 氧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铝或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表面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铝或铝合金放置酸性电解液中,使用脉冲交变电流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和抗菌物质的沉积,然后对膜层进行封孔操作,得到抗菌铝合金。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铝合金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抗菌率能够达到99%以上,而且所用的抗菌物质对人体无害且无污染。本发明中的杀菌剂直接复合在氧化膜层中,抗菌效果持久,能够实现光催化和离子抗菌双重抗菌作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方法还能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菌铝合金阳极氧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在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铝合金常用于厨房用具、医疗器械、食品加工设施、家具等。采用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在铝或铝合金表面制备多孔阳极氧化膜,在氧化膜中沉积抗菌物质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抗菌性能,然后对氧化膜进行封孔,氧化膜的耐腐蚀性也有很大的提升。目前,通过在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制备出多孔阳极氧化膜,然后在着色液中进行电沉积,可以得到多彩膜层,一部分膜层兼具抗菌性能。
但上述工艺阳极氧化和离子沉积着色需要两步,降低了生产效率。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众多研究者对制备抗菌铝或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CN 109881235A公开了一种一种铝合金的表面抗菌处理方法,该方法先对铝合金进行预处理,水洗之后进行阳极氧化制备氧化膜,然后将氧化膜放置在纳米银溶液进行超声振荡,然后将氧化膜在900-1000℃下烘烤,最后将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利用纳米银使铝合金具备抗菌性能,该方法使用了两步法制备抗菌铝合金,还会用到900℃以上的高温,生产效率低下,耗能较多。CN 108315795A公开了一种抗菌铝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先在酸性溶液中制备出阳极氧化膜,然后将氧化后的铝材放置含有碘单质、碘离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的水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沉积,沉积后的铝材具备了较强的抗菌性能,但该方法中氧化和电沉积各步骤分开进行,操作较为繁琐。
综上所述,采用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备抗菌铝合金需要新工艺,使得抗菌铝合金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菌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又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铝合金阳极氧化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既可以得到表面具有抗菌功能的铝合金,提高阳极氧化膜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铝合金阳极氧化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经过预处理的铝合金放置在特定酸性电解液中,在脉冲交变电流下交替进行阳极氧化和沉积,然后对膜层进行封孔操作,得到抗菌铝合金。
本发明中,先对铝合金进行预处理,然后在脉冲交变电流下,铝合金交替作为阴阳极。作为阳极时,铝合金发生阳极氧化,银离子会和电解液中的TiO2颗粒发生聚合,TiO2颗粒会参与阳极氧化膜的生成,复合在阳极氧化膜中;作为阴极时,银离子会在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孔洞中发生沉积,沉积的效率不是很高,不会堵塞孔洞,能够保证下一周期阳极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将氧化后的铝合金进行封孔处理就可以得到耐磨、耐蚀性和抗菌性能都很好的抗菌铝合金。
以下方案是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是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依次包括喷砂、碱洗和酸洗。
优选地,所述碱洗液为氢氧化钠、磷酸钠、碳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钠浓度为50-80g/L,例如50g/L、60g/L、70g/L或80g/L等,但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