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架系统的轮距调整装置及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8104.1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鹏;陈文都;陈世旺;江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B60B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架 系统 轮距 调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系统的轮距调整装置及悬架系统,其包括:方形支撑结构,其上部设有滑槽,下部设有开孔;凸轮机构,安装于所述方形支撑结构,且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的上部设有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滑槽铰接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用于连接悬架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一螺栓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凸轮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开孔同轴铰接的旋转中心孔;蜗杆机构,穿设于所述方形支撑结构上,且位于所述凸轮机构的下方,所述蜗杆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当旋转所述蜗杆机构时,所述凸轮机构可绕所述旋转中心孔转动。本发明的一种悬架系统及其轮距调整装置,可以实现无极变距且可用于不同级别的车型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架系统的轮距调整装置、一种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个重要工具之一。且目前汽车车型开发数量和速度不断提升,同时平台化、模块化要求零件共用比例越来越高,由于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的车型的宽度不同,其匹配的车轮轮距不同,就要求其共用的悬架系统可以调整其轮距。
相关技术中,目前一种用于轮式底盘车辆的轮距调节装置包括:与悬架横臂相连接的悬架安装座,且所述悬架安装座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悬架横臂与车轮连接;所述滑块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滑轨沿着与所述车架横梁平行的方向布置,所述悬架安装座上设有双头作用液压缸,所述双头作用液压缸可以推动所述悬架安装座、悬架横臂与车轮一起沿着所述滑轨运动;当车辆根据路面情况需要进行轮距变化时,驱动所述双头作用液压缸就可实现车轮移动,从而实现轮距的变化,并且具有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锁止机构组件,在所述悬架横臂非移动状态时,将所述悬架横臂与车辆的车架进行锁止。
但是,这种轮距调节装置是根据车辆行驶状况进行调节,实现较小轮距的调整,其结构复杂,且仅适用于特种车辆的轮式底盘的轮距调整,不能用于不同级别的车型开发的通用性需求,也无法满足20mm以上的较大轮距无极调整,导致跨级别车型无法共用悬架系统,增加开发费用及开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架系统的轮距调整装置及悬架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轮距调整量小,无法满足20mm以上的较大轮距无极调整,跨级别车型无法共用悬架系统,增加开发费用及开发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的轮距调整装置,其包括:方形支撑结构,其上部设有滑槽,下部设有开孔;凸轮机构,安装于所述方形支撑结构,且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的上部设有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滑槽铰接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用于连接悬架连杆机构,且所述第一螺栓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凸轮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开孔同轴铰接的旋转中心孔;蜗杆机构,穿设于所述方形支撑结构上,且位于所述凸轮机构的下方,所述蜗杆机构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当旋转所述蜗杆机构时,所述凸轮机构可绕所述旋转中心孔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杆机构包括丝杆,其两端与固定于所述方形支撑结构的第三螺母螺纹连接,以及一体设置于所述丝杆上的蜗杆本体,所述蜗杆本体与所述凸轮机构传动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本体的上半部分为凸轮,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凸轮的顶部,所述凸轮本体的下半部分为涡轮,所述旋转中心孔设于所述凸轮与所述涡轮的相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滑槽为滑动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螺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圆弧形,且所述滑槽两端之间的弧度至少为6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中心孔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开孔连接,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开孔为滑动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