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7776.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尖 封堵 静脉 采血 | ||
本发明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透明软管、尾针、前持针器和后持针器,前、后持针器上分别设置有前、后封堵装置;前封堵装置由前封堵器和推板组成,前封堵器由柱形体、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组成;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压向采血针的一端在没有采血针阻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运动至对方一侧的趋势;前针帽座上开设有开槽,推板经位于开槽中的L形板与柱形体相连接。本发明的静脉采血针,当采血针使用完毕后,通过移动前、后封堵器,可使封堵器上的上、下弹簧片交接在一起以实现对针尖的阻挡,使得采血针、尾针的针尖被封堵在柱形体中,避免了现有采血针在使用完毕后刺伤医护人员情形的发生,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诸如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穿刺针、剪刀等医疗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称为锐器伤,锐器伤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由锐器伤所造成血源感染也日趋严重。医护人员是受锐器伤影响的高危人群,针刺伤是锐器伤中占比最高的。而采血针是医疗机构使用最多的器械之一,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病人进行血液采集,在血液采集完毕后,医护人员需要将采血针丢弃到锐器盒中,以便进行集中处理。但在医护人员手持使用完毕的采血针走动、丢弃的过程中,由于这时的采血针针尖、尾针针尖是暴露在外的,以及发生针尖刺伤医护人员事故的发生。如果能对暴露的采血针针尖、尾针针尖加以封堵,将会避免针尖刺伤医护人员事故的发生,也会降低因此所导致的血液病的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
本发明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透明软管、尾针、前持针器和后持针器,采血针经透明软管与尾针相通,前持针器、后持针器分别固定于采血针、尾针的后部,采血针的外围设置有可拔下的前针帽,尾针的外围包裹有可拔下的橡胶针套,橡胶针套的外围设置有可拔下的尾针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持针器上设置有对用完后的采血针的针尖进行封堵的前封堵装置,后持针器上设置有对用完后的尾针的针尖进行封堵的后封堵装置;前封堵装置由前封堵器和推板组成,前持针器的前端固定有前针帽座,前针帽的后端套在前针帽座上,前封堵器位于前针帽座的前端,前封堵器由柱形体、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组成;
柱形体的内部为空腔,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位于柱形体的内部空腔中且分别位于采血针的两侧,上弹簧片、下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固定于柱形体的侧壁上,另一端均压向采血针,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压向采血针的一端在没有采血针阻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运动至对方一侧的趋势;采血针上靠近针尖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球形部,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大于采血针的直径,柱形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开设有采血针穿过的前通孔和后通孔,前通孔的直径大于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后通孔的直径小于球形部的最大直径;所述前针帽座上开设有开槽,推板经位于开槽中的L形板与柱形体相连接,L形板与开槽为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所述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均由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组成,第一弧形部的端部固定于柱形体的侧壁上,第三弧形部的端部顶触在采血针上,第三弧形部顶端背向针尖的面上固定有折起挡块;在第三弧形部的顶部顶在采血针上时,第一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均朝向针尖所在方向弯折。
本发明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所述后封堵装置由后封堵器、拉块和连接条26组成,后封堵器的结构与前封堵器的结构相同;后封堵器位于后持针器的外端,后封堵的外端固定有尾针帽座,尾针帽座的外端固定有针套座,所述尾针帽的后端套在尾针帽座上,橡胶针套套在针套座上;所述后封堵器的柱形体与经连接条与后持针器相连接,连接条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持针器、后封堵器的柱形体相连接的焊接点;
尾针上靠近其针尖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球形部,尾针帽座、针套座的中央均开设有尾针穿过的且直径大于第二球形部最大直径的空腔,后封堵器上设置有对尾针针尖进行封堵的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后封堵器上靠近尾针针尖的体壁上所开设的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原理尾针针尖的体壁上所开设的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球形部的最大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