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7776.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尖 封堵 静脉 采血 | ||
1.一种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1)、透明软管(2)、尾针(3)、前持针器(4)和后持针器(5),采血针经透明软管与尾针相通,前持针器、后持针器分别固定于采血针、尾针的后部,采血针的外围设置有可拔下的前针帽(6),尾针的外围包裹有可拔下的橡胶针套(7),橡胶针套的外围设置有可拔下的尾针帽(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持针器的前端设置有对用完后的采血针的针尖进行封堵的前封堵装置,后持针器的后端设置有对用完后的尾针的针尖进行封堵的后封堵装置;前封堵装置由前封堵器(10)和推板(20)组成,前持针器的前端固定有前针帽座(11),前针帽的后端套在前针帽座上,前封堵器(10)位于前针帽座的前端,前封堵器由柱形体(12)、上弹簧片(14)和下弹簧片(15)组成;
柱形体(12)的内部为空腔(13),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位于柱形体的内部空腔中且分别位于采血针的两侧,上弹簧片、下弹簧片的一端固定于柱形体的侧壁上,另一端均压向采血针,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压向采血针的一端在没有采血针阻挡的情况下均具有运动至对方一侧的趋势;采血针上靠近针尖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球形部(16),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大于采血针的直径,柱形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开设有采血针穿过的前通孔(17)和后通孔(32),前通孔的直径大于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后通孔的直径小于球形部的最大直径;所述前针帽座上开设有开槽(18),推板经位于开槽中的L形板(19)与柱形体相连接,L形板与开槽为过盈配合;
所述上弹簧片(14)和下弹簧片(15)均由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弧形部(21)、第二弧形部(22)和第三弧形部(23)组成,第一弧形部的端部固定于柱形体(12)的侧壁上,第三弧形部的端部顶触在采血针(1)上,第三弧形部顶端背向针尖的面上固定有折起挡块(24);在第三弧形部的顶部顶在采血针上时,第一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均朝向针尖所在方向弯折;
所述后封堵装置由后封堵器(25)、拉块(28)和连接条(26)组成,后封堵器的结构与前封堵器(10)的结构相同;后封堵器位于后持针器(5)的外端,后封堵的外端固定有尾针帽座(29),尾针帽座的外端固定有针套座(30),所述尾针帽(8)的后端套在尾针帽座上,橡胶针套套在针套座上;所述后封堵器的柱形体与经连接条与后持针器相连接,连接条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持针器、后封堵器的柱形体相连接的焊接点(27);
尾针(3)上靠近其针尖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球形部(31),尾针帽座、针套座的中央均开设有尾针穿过的且直径大于第二球形部最大直径的空腔,后封堵器上设置有对尾针针尖进行封堵的上弹簧片(14)和下弹簧片(15),后封堵器上靠近尾针针尖的体壁上所开设的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球形部的最大直径,原理尾针针尖的体壁上所开设的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球形部的最大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持针器(4)由固定于采血针(1)外围的外管和固定于外管上的单片板构成,前持针器上的单片板与推板(20)为别位于采血针(1)的两侧;所述后持针器(5)由固定于尾针(3)上的外管和固定于外管上的两片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尖可封堵式静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形部(16)和第二球形部(31)由在采血针(1)和尾针(3)上压扁操作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7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