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02562.4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垚;苏同辰;吉晓伟;郭婧;于红;王诗源;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灌南县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11/14;G01R19/155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慧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63 | 代理人: | 赵自强 |
| 地址: | 222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预警 功能 内旋杆式 接地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包括接地夹、接地线、导线夹、上接头导电片、绝缘内旋杆、绝缘外旋杆和内旋杆手把和预警装置;本发明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中通过旋转内旋杆手把带动绝缘内旋杆和上接头导电片向上或向下做旋转运动,将扁形导体卡在导线夹和上接头导电片中间,导线夹和扁形导体保持不动,使上接头导电片和导线夹将扁形导体夹住拧紧,可以省时省力的完成接地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发明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在导线夹接触高压设备前通过预警装置提示操作人员高压设备是否带电,防止工作人员带电挂地线,保证了电网和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检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需要完成一系列安全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验电接地。对于扁形导体,需采用对应形状的接地线进行接地。传统的扁形导体接地线装置,绝缘杆是一个整体,在进行挂接地线操作时,需将扁形导体卡在导线夹中,通过旋转绝缘杆带动导电片和导线夹将扁形导体夹住拧紧,从而实现扁形导体和接地体连接。这类接地线存在的缺点是:在挂接地线操作时,因没有受力支点,用力转动绝缘杆容易使导线夹一起旋转,从而使得导线夹脱离扁形导体,需要多次重复将扁形导体卡在导线夹内,旋转绝缘杆,将导电片和导线夹将扁形导体夹住拧紧,这种操作方法成功率低,十分费力。
现有技术中接地线装置没有带电接地的报警功能,当出现以下情况且将接地的导线带电时,容易造成电网单相接地和人身事故。一,当没有经过验电,操作人员仅凭借经验判断各方面电源已经断开时;二,没有正确使用或使用无效验电器时给操作人员带来的误判;三,正确验电后,有电源点恢复供电,但操作人员不知晓;四,验电后,操作人员走错间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内旋杆式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夹、接地线、导线夹、上接头导电片、绝缘内旋杆、绝缘外旋杆和内旋杆手把和预警装置;所述接地夹与接地线的一端相连接,接地线的另一端与导线夹相连接;所述导线夹的底部与绝缘外旋杆的顶部相固定连接,绝缘外旋杆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内旋杆,绝缘内旋杆延绝缘外旋杆内壁可向上或向下做旋转运动;所述绝缘内旋杆的顶端穿过导线夹与上接头导电片相固定连接,绝缘内旋杆的底端与内旋杆手把相固定连接;所述预警装置设置在导线夹的顶面,所述预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器、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报警灯、语音模块和扬声器;所述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相电性连接,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模块用于采集高压设备附近的电场信号,并生成电压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相电性连接,按键模块用于控制预警装置的启停和复位;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电性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预警装置提供稳定的电源;所述报警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相电性连接,报警灯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所述语音模块的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相电性连接,语音模块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的输入端相电性连接;所述语音模块用于接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的语音信号并通过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旋杆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开口,绝缘外旋杆的顶端设置有上内螺纹,绝缘外旋杆的底端设置有下内螺纹;所述绝缘内旋杆上设置有外螺纹,绝缘内旋杆与绝缘外旋杆相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采用STM32单片机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非接触式高压验电器模块采用电场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式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语音模块采用WT588D语音模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灌南县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灌南县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