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3220.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鹤;阮美琴;李发林;张奇;陈立力;刘建松;谢帆;孙健;张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1B7/06;G01B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邬嫡波 |
地址: | 2018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实时 测量 判断 方法 系统 介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移动终端转发的建筑的各个房间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由测量装置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实测高度、实测开间宽度和实测进深宽度,所述实测高度、所述实测开间宽度和所述实测进深宽度为在一个户型的不同方位测得的多组数据;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计算所述测量数据的点位合格率、净高极差、净开间极差和净进深极差;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基于所述点位合格率、所述净高极差、所述净开间极差和所述净进深极差判断所述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用于实现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的智能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后,需要验收,而验收过程往往人为操作,这样由于需要测量的建筑的各个房间的测量数据众多,计算公式也多,可能会导致测量数据混乱、无法精确判断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
因此,希望能够解决如何智能、方便的检测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方便验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智能、方便的检测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方便验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的实时测量、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移动终端转发的建筑的各个房间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由测量装置获取;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实测高度、实测开间宽度和实测进深宽度,所述实测高度、所述实测开间宽度和所述实测进深宽度为在一个户型的不同方位测得的多组数据;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计算所述测量数据的点位合格率、净高极差、净开间极差和净进深极差;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基于所述点位合格率、所述净高极差、所述净开间极差和所述净进深极差判断所述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计算所述测量数据的点位合格率、净高极差、净开间极差和净进深极差包括:计算各个测量数据的点位合格率包括:计算实测高度和净高推算值的第一差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内,若在第一阈值范围内则所述实测高度为点位合格;计算实测开间宽度和开间推算值的第二差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内,若在第二阈值范围内则所述实测高度为点位合格;计算实测进深宽度和进深推算值的第三差是否在第三阈值范围内,若在第三阈值范围内则所述实测进深宽度为点位合格;计算所述实测高度、所述实测开间宽度和所述实测进深宽度的点位合格数占全部所述实测高度、所述实测开间宽度和所述实测进深宽度的数量比为点位合格率;计算各个测量数据的净高极差包括:同个房间的实测高度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计算各个测量数据的净开间极差和净进深极差包括:将同个房间的实测开间宽度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净开间极差,将同个房间的实测进深宽度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净进深极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基于所述点位合格率、所述净高极差、所述净开间极差和所述净进深极差判断所述建筑的户型空间尺寸是否合格包括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点位合格率大于等于合格率阈值;所述净高极差小于等于净高极差阈值;所述净开间极差小于等于净开间极差阈值;所述净进深极差小于等于净进深极差阈值;当实测高度和净高推算值的第一差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一差是否在所述第一阈值范围的预设倍数的范围内;当实测开间宽度和开间推算值的第二差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第二差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的预设倍数的范围内;当实测进深宽度和进深推算值的第三差超过第三阈值范围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在第三阈值范围的预设倍数的范围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点位合格率小于合格率阈值时,发送限时整改指令至负责整改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3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