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筒式海上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6849.2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海;郭永升;赵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E02B3/06;E01D15/14;E01D15/2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海上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筒式海上平台,其由若干个浮筒拼装构成,所述浮筒中空设置,所述浮筒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浮筒的没入海里的底部为一不规则面,所述浮筒的侧壁的上方周向形成一剖面呈C字形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呈管状,所述限位件嵌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限位件可供绳索穿设其中,且所述绳索在浮筒拼接成平台时包围拼装后的平台的外边缘,所述浮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周向均设置若干T型槽,且相邻的两个浮筒在拼接时,两个T型槽相互配合形成“Ⅰ”型槽,且所述“Ⅰ”型槽内固定设有相适配的结合件,所述浮筒的侧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相互配合的两个浮筒的定位槽内嵌设有定位销柱。使得浮筒相互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筒式海上平台。
背景技术
江河湖海上搭建的浮动码头/浮动桥梁和浮动平台等水上设施,大多是用最基本的浮体单元-浮筒连接搭建而成,而目前的组合式浮筒一般为中空的四方体,浮筒的四个角处设置用于连接的凸耳板,利用凸耳板上的连接孔将各个相邻的浮筒连接在一起。
而依靠单一的凸耳板的连接,用于海上时,其单一的连接方式,会导致平台的结合稳定性不大,在水流较强的地方时,其稳定度不高,导致晃动,影响在平台上的人员站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筒式海上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筒式海上平台,其由若干个浮筒拼装构成,所述浮筒中空设置,所述浮筒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浮筒的没入海里的底部为一不规则面,所述浮筒的侧壁的上方周向形成一剖面呈C字形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限位件,且所述限位件呈管状,所述限位件嵌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限位件可供绳索穿设其中,且所述绳索在浮筒拼接成平台时包围拼装后的平台的外边缘,所述浮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周向均设置若干T型槽,且相邻的两个浮筒在拼接时,两个T型槽相互配合形成“Ⅰ”型槽,且所述“Ⅰ”型槽内固定设有相适配的结合件,所述浮筒的侧壁周向设有若干定位槽,相互配合的两个浮筒的定位槽内嵌设有定位销柱。
所述不规则面包括一个米字肋凹凸区域,且该米字肋凹凸区域分隔出六个凸点区域。
所述凸点区域为数个不同大小的六边框凸肋层递设置。
所述浮筒的上端设有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内设有若干与内部空腔连通的透气孔,所述浮筒的上侧设有帽盖,所述帽盖与所述凹陷区域匹配设置,所述帽盖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透气孔连通设置,所述,帽盖与凹陷区域的上表面之间设有防水透气膜。
所述凹陷区域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帽盖周向设有外螺纹,两者构成螺纹配合。
所述凹槽的进入端设有卡口,所述限位件经由所述卡口限制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浮筒底侧的非连接面分别设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相邻的浮筒的出水口与进水口相互连通设置。
所述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在浮筒排列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或两者同时相互串联连通。
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设置。
所述浮筒底部设置可拆卸的配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上下设置的T型槽以及侧壁设置的定位销柱的结构,使得浮筒相互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定,而且利用边缘绳索的定位进一步保证浮筒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不规则面,进一步实现消波的作用,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海上平台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筒的底部示意图。
图3为浮筒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相邻的浮筒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控移动托盘
- 下一篇:一种无损坏吨袋的卸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