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1666.1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丁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P29/00;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和天然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用粉碎后,加入酸溶液中处理后,加入氯化钠、谷氨酸、酪氨酸、没食子酸酯,于80‑100℃下反应2‑5h,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经过减压蒸馏,即可得到茶叶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茶叶提取物70‑95份、山梨坦硬脂酸酯2‑4份、聚山梨醇酯0.5‑2.5份、甘油10‑15份、黄原胶0.5‑2份、水500‑100份。本发明提高的茶叶提取物和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开发作为抗氧化剂。本发明实施例带来的不同地区的5种茶叶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有望开发作为潜在的降血糖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和天然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
背景技术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由于品种繁多,口感回甘、醇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最早的茶叶是以茶树的新梢为原料经过翻炒、泡制等加工工艺制成绿茶,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如茶多酚、茶多糖、类黄酮等使得茶叶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而有些茶多酚类活性物质性质不稳定,对于其发生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受到较大影响。如,在水解作用下,有些茶多酚能够被水解,这对于一些水溶性茶多酚的活性有非常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考查茶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本发明提供了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抗氧化活性研究和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本发明发现5种茶叶提取物具有和Vc类似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也发现这5种茶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制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并且其不易被水解而活性丧失。所以,这些数据的获得有利于后期新型天然药物的开发(抗氧化剂、降血糖药)。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叶用粉碎后,加入至10-20%体积比的酸溶液中处理30-35min后,加入氯化钠、谷氨酸、酪氨酸、没食子酸酯,于80-100℃下反应2-5h,反应结束后过滤;
(2):将(1)步骤所得的滤液经过减压蒸馏,控制温度不高于60℃,即可得到所述的茶叶提取物。
一种茶叶提取物,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一种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茶叶提取物70-95份、山梨坦硬脂酸酯2-4份、聚山梨醇酯0.5-2.5份、甘油10-15份、黄原胶0.5-2份、水500-10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茶叶提取方法中加入的四种辅助提取物(氯化钠、谷氨酸、酪氨酸、没食子酸酯)可以作为茶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保护剂,一方面防止其在水相提取时水解,另一方面防止其后期制备组合物时活性丧失,尤其是其中添加的没食子酸酯能够作为其水解作用的逆向抑制剂,从根本上阻碍其发生水解。
2、本发明提供的茶叶提取方法能够在水相中提取茶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简便,同时还能防止抗氧化活性物质水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叶用粉碎后,加入至10-20%体积比的酸溶液中处理30-35min后,加入氯化钠、谷氨酸、酪氨酸、没食子酸酯,于80-100℃下反应2-5h,反应结束后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