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1331.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民;张雷;侯大明;赵紫宁;王欣;姬国钊;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21/00;F26B25/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回转 生物 化装 | ||
1.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进料装置(1)、反向搅动螺旋片(2)、曝气管(3)、正向搅动螺旋片(4)、回转壳体(5)、正向导流片(6)、轻质物料出口(7)、重质物料出口(8)、曝气进气口(9)、水蒸气出口(10)、曝气槽(11)、左侧固定端(12)和右侧固定端(13);
所述进料装置(1)、曝气进气口(9)、水蒸气出口(10)均固定设置于左侧固定端(12),其中,进料装置(1)、水蒸气出口(10)与回转壳体(5)内部连通;曝气进气口(9)与曝气槽(11)相连,曝气槽(11)紧挨左侧固定端(12)下半圆处固定;所述回转壳体(5)内壁前段设置反向搅动螺旋片(2)和正向搅动螺旋片(4),后段设置正向导流片(6);所述曝气管(3)紧贴回转壳体(5)内壁轴向布置,其进气口端与回转壳体(5)的左侧端面相固定,并间歇式连通曝气槽(11);所述右侧固定端(13)底部与轻质物料出口(7)和重质物料出口(8)相连,并与回转壳体(5)内部连通;
所述的左侧固定端(12)和右侧固定端(13)均与机架固定相对静止不动,与回转壳体(5)采用嵌入式自动补偿密封结构连接,反向搅动螺旋片(2)、曝气管(3)、正向搅动螺旋片(4)、正向导流片(6)随回转壳体(5)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3)均匀分布于回转筒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为螺栓固定;所述的曝气进气口(9)与曝气槽(11)之间、曝气槽(1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水蒸气出口(10)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回转壳体(5)内壁与搅动螺旋片及正向导流片(6)之间为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为螺栓固定;所述的曝气进气口(9)与曝气槽(11)之间、曝气槽(1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水蒸气出口(10)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回转壳体(5)内壁与搅动螺旋片及正向导流片(6)之间为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式生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装置(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为螺栓固定;所述的曝气进气口(9)与曝气槽(11)之间、曝气槽(11)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水蒸气出口(10)与左侧固定端(12)之间、回转壳体(5)内壁与搅动螺旋片及正向导流片(6)之间为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3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回波脉间走动现象模拟装置、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齿轮驱动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