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5269.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欠欠;姚传亮;周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欠欠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4;B32B17/02;B32B17/12;B32B37/06;B32B37/10;D06M11/44;D06M15/564;D06M13/02;D06M13/188;D06M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碳纤维 混编 | ||
本发明属于墙体装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包括接触层、基布层、支撑层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伸缩杆形设计;所述支撑柱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通过螺纹孔与支撑柱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层为支撑块之间相互拼合而成;所述支撑块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块内部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支撑块通过第一通槽串联于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块均为“Z”形设计;所述支撑块位于“Z”形上侧固连有第一连接件;本发明使用支撑柱与支撑块组合成为支撑层可以省却对墙面进行修正的工序,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墙布粘贴时对墙面造成的破坏,有效地使墙面增强布的架设工作更加轻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墙体装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或服务场所的装潢,尤其是对室内墙体的装潢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常用于装饰室内墙体的产品多为墙纸、墙布或墙面漆,使用墙纸、墙布时需要先将墙体表面打平抛光,然后刷漆,其步骤繁杂,安装时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且前述墙纸很容易破损、老化,墙面漆往往需要在内墙表面上涂多层油漆,而油漆本身容易产生挥发性气体甲醛,对身体产生危害,墙布则使用寿命较长且在安装时不存在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的物体存在,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安装墙布时,任旧较为麻烦,且墙布安装于墙壁表面不易进行拆卸更换。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墙布,专利号:201010116032X,包括固设于墙体表面的勾面体以及可拆卸地覆盖连接于勾面体外侧的墙布本体,所述墙布本体为三层网布,该三层网布包括外、中、内三层结构,内层形成与勾面体相配合的毛面体,中间层为弹性支撑层,外层形成装饰层,该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进行拆卸进行清洗,但是该方案中勾面体进行安装时较为复杂,且墙布在勾面体上进行拆卸与安装时较为复杂、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墙布在安装时工艺步骤较多,不易进行且墙布无法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所述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包括以下原料:
芳纶纤维15-20份、碳纤维18-20份、海藻纤维5-6份、玻璃纤维5-6份、环氧树脂25-28份、古马隆树脂3-6份、微晶石蜡1-2份、硬脂酸3-3.5份、玉米淀粉7-12份、丙酮7-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水性聚氨酯预聚体8-12份;
所述芳纶纤维和碳纤维混编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芳纶纤维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低温脱水干燥,干燥完成后将芳纶纤维进行初步纺织成芳纶纤维丝线,并将芳纶纤维丝线置于紫外线辐照机中,使芳纶纤维丝线于紫外线光辐射下进行1-2h表面改性处理;由于芳纶纤维本身特性导致其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对水汽产生吸附作用,将芳纶纤维先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利用芳纶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经过紫外线对纺织后的芳纶丝线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使芳纶纤维丝线表面发生轻微降解,从而使芳纶纤维丝线表面粗糙化处理,便于后续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
S2:将纳米氧化锌通入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经过均匀搅拌混合后加热至35-40℃,将S1中经过紫外线辐射改性后的芳纶纤维丝线置于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保温浸泡3-5h,浸泡完成后取出芳纶纤维丝线,并经过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芳纶纤维丝线;将纳米氧化锌通入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由于纳米材料本身具备优秀的扩散性,纳米氧化锌在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均匀扩散,再将紫外线处理过的芳纶纤维丝线置于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并对溶液进行加热,从而使芳纶纤维丝线在浸泡时被纳米氧化锌以及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侵蚀至内部,从而有效地对芳纶纤维丝线进行改性处理,使芳纶纤维丝线对可见光的耐老化性能有效地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欠欠,未经董欠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仪表无线组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