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5269.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欠欠;姚传亮;周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欠欠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4;B32B17/02;B32B17/12;B32B37/06;B32B37/10;D06M11/44;D06M15/564;D06M13/02;D06M13/188;D06M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碳纤维 混编 | ||
1.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包括以下原料:
芳纶纤维15-20份、碳纤维18-20份、海藻纤维5-6份、玻璃纤维5-6份、环氧树脂25-28份、古马隆树脂3-6份、微晶石蜡1-2份、硬脂酸3-3.5份、玉米淀粉7-12份、丙酮7-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水性聚氨酯预聚体8-12份;
所述芳纶纤维和碳纤维混编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芳纶纤维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低温脱水干燥,干燥完成后将芳纶纤维进行初步纺织成芳纶纤维丝线,并将芳纶纤维丝线置于紫外线辐照机中,使芳纶纤维丝线于紫外线光辐射下进行1-2h表面改性处理;
S2:将纳米氧化锌通入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经过均匀搅拌混合后加热至35-40℃,将S1中经过紫外线辐射改性后的芳纶纤维丝线置于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保温浸泡3-5h,浸泡完成后取出芳纶纤维丝线,并经过喷雾干燥后得到改性芳纶纤维丝线;
S3:将环氧树脂溶于丙酮溶剂中,并向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微晶石蜡、硬质酸、玉米淀粉和古马隆树脂,并将混合溶液进行缓慢升温至155-165℃,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后得到预浸液;
S4:将碳纤维纺织为碳纤维丝线,并将碳纤维丝线和改性芳纶纤维丝线通入预浸液中,控制溶液保温120-135℃持续浸泡3-5H,浸泡完成后将改性丝线取出,并经过喷雾干燥后得到碳纤维浸料和芳纶纤维浸料;
S5:将海藻纤维和玻璃纤维经过混纺后成为丝线后与碳纤维浸料和芳纶纤维浸料一同进行均匀编制,得到粗制混编布,将粗制混编布通入热压机中,控制热压机压板温度稳定为145-150℃、压力0.5-1Kpa,进行压制即得到芳纶纤维和碳纤维混编布,将混编布经过打磨、去除毛刺后即得到墙面增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还包括氧化钙粉末和蒙脱石粉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的混合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还包括磁粉;所述磁粉目数为40-80目;所述磁粉为季铵盐和聚乙烯醇混合物改性处理的包钴磁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其特征在于:其中S5中所述墙面增强布包括接触层(1)、基布层(2)、支撑层(3)和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为伸缩杆形设计;所述支撑柱(31)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块(32);所述连接块(3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32)通过螺纹孔与支撑柱(3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层(3)为支撑块(33)之间相互拼合而成;所述支撑块(33)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设计;所述支撑块(33)内部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支撑块(33)通过第一通槽串联于支撑柱(31)上;所述支撑块(33)均为“Z”形设计;所述支撑块(33)位于“Z”形上侧固连有第一连接件(34);所述支撑块(33)位于“Z”形下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槽(35);所述连接块(32)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均固连有永磁铁(36);所述基布层(2)通过热塑性胶水粘连于支撑层(3)表面;所述支撑块(33)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T”形设计;所述第一滑槽内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二滑槽(41);所述第二滑槽(41)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卡块(42);所述卡块(42)朝向第一滑槽开口处圆弧面设计;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对称设计的卡槽(43);所述卡块(42)与卡槽(43)相匹配;所述固定块(4)内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T”形设计;所述第三滑槽与卡槽(43)相互导通;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4);所述滑动杆(44)两侧铰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延伸至卡槽(43)内设计;所述接触层(1)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开口;所述固定块(4)贯穿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滑槽(41)内部安装有挤压囊(45);所述固定块(4)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按压板(46);所述按压板(46)与滑动槽内部之间固连有膨胀囊(47);所述膨胀囊(47)与挤压囊(45)之间通过导管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欠欠,未经董欠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52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仪表无线组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