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传输效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4711.2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冉;黄永刚;王久旺;周游;王云;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晓萍;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光纤 元件 可见光 传输 效率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传输效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用平行可见光垂直照射光纤传像元件,定义射入光纤传像元件前的光线为第一光线;从光纤传像元件射出的光线为第二光线;分别对所述第一光线指定区域和第二光线指定区域的亮度矩阵组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一视觉亮度矩阵I1和第二视觉亮度矩阵I2,分别进行求均值计算,并将得到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作商,得到光纤传像元件的光传输效率。本发明得到的光纤传像元件的光传输效率与人眼感官相一致,并具有测量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为光纤传像元件性能的评价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传输效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传像元件(如检测光纤传像元件在可见光波段的光传输效率的方法、倒像器、光锥等)是一种由数万甚至数十万根直径为2μm的光学纤维组成的光纤材料棒束,其数值孔径可以达到1.0,远高于镜头中透镜系统所能达到的数值孔径值,具有很高的集光能力,几乎可以将前方180°范围内入射的光线全部收入光线内部并传输。光纤传像元件作为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增强设备的重要元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夜视仪器、医学成像器械等设备当中。
光纤传像元件可以通过可见光将图像从元件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并实现图像的放大、缩小或者旋转等功能,光传输效率是衡量光纤传像元件性能的重要参数。现有检测光传输效率的技术大多是用于测量X射线波段、紫外线波段与红外波段的光传输效率,其是在入射光通量自被照面或介质入射面至另外一面离开的过程中,投射并透过物体的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之比得到的,这种方法只能做粗略的测试,再现性不好,测试精度较差。但是目前尚未有针对光纤传像元件在可见光波段光传输效率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传输效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尚未有针对光纤传像元件在可见光波段光传输效率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光纤传像元件的可见光传输效率的方法,其包括:
用平行可见光垂直照射光纤传像元件,定义射入光纤传像元件前的光线为第一光线;从光纤传像元件射出的光线为第二光线;
获取所述第一光线指定区域的亮度矩阵组R1、G1和B1,根据式(1)对所述亮度矩阵组R1、G1和B1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一视觉亮度矩阵I1;并对所述第一视觉亮度矩阵I1中的元素进行求均值计算,得到第一平均值;
I1=0.74*R1+0.21*G1+0.21*B1 (1)
获取所述第二光线指定区域的亮度矩阵组R2、G2和B2,根据式(2)对所述亮度矩阵组R2、G2和B2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二视觉亮度矩阵I2;对所述第二视觉亮度矩阵I2中的元素进行求均值计算,得到第二平均值;
I2=0.74*R2+0.21*G2+0.21*B2 (2)
对所述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作商,得到光纤传像元件的光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