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料均匀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2890.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武吉;李昌胤;庞克亮;王甘霖;侯士彬;张军;王超;梁金宝;刘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8;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料均匀评价方法,对混后的物料进行平摊呈立方体状,然后在三维立体区间任一维平面进行网格划分;在划分网格后的交点处利用多段混料取样器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三维立体取样,使取样物料在三维x、y、z方向等分取样同时具有代表性,并且以多个取样点物料性质指标标准差作为混料是否均匀判断依据,可实现三维立体空间内物料混匀鉴别。该方法操作简便,提高多点取样鉴别物料混合均匀的合理性,进而评价固‑固混合物料或固液混合物料是否混合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料混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料均匀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固-固粉状物料混合后的取样及混料均匀性的评价。
背景技术
对于性质相近、颜色相同的固-固粉状物料混合,一般常采用调整混料机的转速、时间、原料的粒度、加料量等手段,改善混料均匀性,但对于混合到何种程度来判定该混合物料达到目标要求,尚无明确的评价方法。尤其那些用普通检测手段并不能区分原料,混料处理阶段过弱,则原料混合不够均匀,混料处理阶段过强,原料虽然混合均匀,但机械消耗增大,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均匀评价方法,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多点取样,使得物料取样具有代表性,以便对物料样品进行三维立体均匀性的评价,进而评价出物料是否混合均匀。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料均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对混后的物料进行平摊呈立方体状,然后在三维立体区间X、Y、Z任一维平面进行网格划分,分成面积相等的n块区域,对应取样点为
(2)在划分网格后的交点处利用多段取样器完成三维立体取样,取样物料总份数为式中N+1为多段取样器的段数;
(3)以与x、y、z轴垂直的某一平面上个点取样代表三维不同平面上物料性质指标,然后计算出点物料性质指标标准差δ1,
μ为全部取样点物料性质指标平均值,ξi为Xi、Yi、Zi三维立体空间中某一平面中的某一点物料性质指标,再利用标准差δ1与阈值δ进行比较评价;
或者,直接对选取的份物料进行分析,计算出份物料性质指标标准差δ2,
μ为全部取样点物料性质指标平均值,ξi为Xi、Yi、Zi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某一点物料性质指标,再利用标准差δ2与阈值δ进行比较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阈值δ为工业生产中满足混合物料性质指标要求的最小值。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评价为当标准差δ1≤δ,三维中某一平面达到混匀要求,混料均匀,当δ1>δ,三维中某一平面混料不均匀;或者,当标准差δ2≤δ,立方体状物料达到混匀要求,混料均匀;当δ2>δ,立方体状物料混料不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多段取样器包括取样钎筒、隔板、退模杆,所述取样钎筒呈柱形状,一端为可开闭的闸门,另一端呈开口状,取样钎筒每隔相等一段距离设有与钎筒直径垂直的半圆弧状细缝,细缝位于钎筒壁面一侧,平行分布;所述隔板呈圆片状,隔板直径小于钎筒内径,隔板厚度小于钎筒壁面细缝宽度,隔板可以从钎筒壁面细缝处插入,一块隔板将取样钎筒内取样物料等分为两份,两块隔板将取样钎筒内取样物料等分为三份,以此类推,N块隔板将钎筒内取样物料等分为N+1份;所述退模杆长度大于钎筒长度,直径小于钎筒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